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采风(初中记叙文)

发布时间:2019年4月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8937  浏览:

【高分亮点——情节曲折】
    想要写出一篇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让他们一口气读完的记叙文,精心安排情节绝对是好用的“秘密武器”之一。那么该如何巧妙安排情节呢?
    比如,我们知道一件事通常由起因、经过、结果这三要素组成,在叙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故意卖关子等方法,将事情的起因或结果放到最后说,使行文更加曲折、富有波澜。尤其是事情的起因,往往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各种疑问继续读下去,从而增添了文章的吸引力和艺术魅力。
【正文】
    采风(初中记叙文)
    在那以前,我一直以为生活是平淡的;在那以前,一直以为生活中缺乏精彩;在那以前,一直以为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很容易回味的;在那以前,一直以为来人世走一遭只是为了履行一项任务;在那以前,一直以为拥有生命,便是为了等待死亡……但在那以后,我的一切想法都改变了,只因那精彩的瞬间。
    也许是天生的悲观因子在左右着我吧,那时的我总觉得生活乏味无聊,于是,我爱上了摄影,歇斯底里地爱着,没事就挂着相机穿梭于大街小巷,希望以此寻找精彩瞬间,聊以自慰。
    那天周末,我去山上采风。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登上山顶的时候,已近黄昏。
    山上只有我一人。树木窸窣,凄清寂寥。
    放眼望去,我一惊,心被震撼。
    夕阳欲颓。那酡红如醉,渐渐铺开.化去。天边的几丝薄云,随之点点浸染,向四边漫开。蓝天霎时映上了片片醉红,蔓延,扩散,半边天被渲染上淡淡的红晕,清远、诱人。江面点点金光,沉鳞竞跃。红彤彤的江水泛着涟漪,星星点点。远处几叶小舟,也被染上撩人心扉的酡红。风起,粼粼波光绚烂耀眼。而那丝丝的风,也似泛着梅红,暖暖地拂过面颊,水水地,滋润起我龟裂的心田。
    多么精彩!这瞬间!待我蓦然醒悟,我赶忙端起相机,调好焦距,却可惜,那迷人的酡红已渐渐消散。无奈,我只好摄些残景。带着惊喜之余的遗憾,我开始下山。
    照片冲洗出来,原以为不会有多少美景,但翻出一看,心又一次被震撼。
    粼粼江水,依旧泛着金箔般的光泽,却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扁舟,已收起风帆,舟上渔人的笑脸依稀可见,红彤彤,金灿灿,那是一日劳作后收获的幸福!天幕上,酡红淡淡,如褪了色的帆布,带着时间的痕迹。
    我醉了,深深的……
    在那以后,我发现生活是绚丽而多姿的;在那以后,我发现生活中精彩无处不在;在那以后,我发现生活中的瞬间精彩而美丽;在那以后,我发现来人世是一种享受——享受精彩的瞬间;在那以后,我发现生命的本质便是欣赏美,欣赏精彩的瞬间……一切一切的变化,只因有精彩瞬间相伴。
【名师点评】
    情节曲折。本文情节曲折,首先写“我”发现山顶的美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美妙绝伦的环境中;然后交代“我”错失抓拍时机,表现出一种强烈却又无比脆弱的美;接着笔锋一转,道出“我”的意外收获。就在这一个个悬念和波澜中,行文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使文章错落有致、跌宕起伏,不断勾起读者的探索欲望和阅读兴趣。
    语言精致。语言精致、优美是本文一大亮点,尤其在描写山顶美景时,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孩子,朝上看不要朝下看(初中记叙文)
  • 下一篇:第三只眼看“我”——自我审视(初中记叙文)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