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唠叨大婶”(写人篇——事例典型、语言生动)
作者:卢静 文章ID:39022 浏览:
【正文】
我家的“唠叨大婶”(写人篇——事例典型、语言生动)
卢静
我家有位“大婶”,特爱唠叨,就差把那张嘴成天粘在我身上了。背地里我叫他“唠叨大婶”,你问他是谁,嘿嘿,先不告诉你。
他长得挺像我,哦,不对,我长得挺像他: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但是有一样他有我没有,那就是他那张特厉害、特爱唠叨的嘴,说起话来就像上足了发条,没完没了。我呢,能不开口时坚决不开口,能少说一句就坚决不多说半句。
记得初中时得了一次奖,校长要我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发言。我的天啊,我最怕的就是这个了。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腿便发软了。我对校长说:“我不要这笔奖金,行吗?我也不发言,我不会说话。”这时,“唠叨大婶”突然出现了,说:“校长,您好,关于孩子发言的事,我替她答应了,没问题。”“哎,我……”没让我把话说完,“唠叨大婶”就把我拉了出来。
一出校门,我的厄运就降临了。“你怎么能这样!校长让你发言,那是看重你,怎么能拒绝呢?再说了,发个言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让你上断头台!这是对你的锻炼。还有,你发言对同学们也有帮助啊,让大家了解你的学习方法,也好借鉴借鉴嘛。另外……”
天啊,还有完没完?“唠叨大婶”还要说下去,这时正好有人找他,不得不停下来,否则,不知道还要唠叨多久。不过他临走时丢下一句话:“明天我会去学校听你发言,如果不发言,看我怎么收拾你!”晚上,“唠叨大婶”监督我写完发言稿,又唠唠叨叨说了大半天。
第二天,“唠叨大婶”还真的去了学校。不过,我的表现很止他失望,我做了个最为“经典”的发言:“大家好,我很荣幸获得奖学金,谢谢老师的培养,嗯……嗯……”我实在想不起词来,过了半分钟,总算挤出一句,“谢谢大家,我说完了。”然后跑下台,台下一片哄笑声。
那天“唠叨大婶”破天荒地没有唠叨,我觉得他已经被我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接下来的一次考试,我从第三名降到了第十三名。拿到成绩单后,我一个人躲在房里哭得一塌糊涂,这时“唠叨大婶”走了进来,递给我纸巾,说:“擦干眼泪!”我抽搐着擦干眼泪,他让我坐在他的对面。我知道他又要开始唠叨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他竟说出了一段我这辈子也无法忘记的话。他伸出一只手,握紧着,说:“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拳头。”接着伸出大拇指,说:“人的一生中有开心的事,就像有大拇指。”然后伸出小拇指,说:“也有不开心的事,就像有小拇指。要想握紧拳头,不能没有大拇指,也不能没有小拇指。五个指头齐全,拳头才能握得紧。同样,人的一生要精彩,就不能没有开心的事,也不能没有不开心的事……什么是挫折?挫折就是通往胜利路上的烟雾,它会蒙住你的眼睛,让你看不清前面的路。这时候,你只得停下来,想想该怎么走,想好以后,雾散了,路也好走了。”
从那以后,“唠叨大婶”更加唠叨了,我考好了他唠叨,考差了他也唠叨,快乐时他唠叨,心烦时他也唠叨,每次都要唠叨到我俯首帖耳为止。不过,在他的唠唠叨叨中,我的确变得越来越成熟了。
对了,说了这么多,聪明的你,一定早就猜到“唠叨大婶”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我爸,我人生的指路明灯。
【名师点评】
事例典型。作者开篇便巧设悬念,引出一个特爱唠叨的人物形象;接着又精选事例,精彩、传神地展现出爸爸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我”的关心和呵护;结尾又不忘点题,传达出“我”对爸爸的感激和爱。
语言生动。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丰富多样,时而诙谐幽默,时而俏皮可爱,时而深刻隽永,时而温情四溢,使得文章语段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可见作者在语言组织上是花费了一些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