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奶奶的叹息(写人篇——人物形象真实丰满、细节刻画精彩传神)

发布时间:2019年4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024  浏览:

【正文】
    奶奶的叹息(写人篇——人物形象真实丰满、细节刻画精彩传神)
    曹芮
    奶奶没上过一天学,小时候揭不开锅的生活窘境让她只能偷偷藏在门后,从门缝眼巴巴地望着男孩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奔向学校的情景,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之中,奶奶才会不舍地收起那怅惘的目光。
    奶奶时常与我说起此事,有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但每次奶奶回忆往事之后,总会拉出一声老长老长的叹息。岁月的沧桑,童年时莫大的遗憾,尽在这一声长长的叹息之中了。
    晚上放学回家,我便迅速拿出作业,在台灯下全神贯注地做着,不觉得时间的飞速流逝。突然一声长长的叹息打断了我的思路。
    回头一看,原来是奶奶在我旁边,专注的目光凝视着台灯下的课本,微笑着的眼睛又带着一丝歆羡。不知过了多久,奶奶才冒出一句:“快去吃饭吧!”
    吃完饭后回到房间,我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台灯下闪耀着无数根晶莹的白发,还有椅子上端坐着的沧桑的背影。奶奶竟在翻看着我的书。莫名其妙的我走上前去:“奶奶,你在做什么呀?”奶奶意识到我的到来,连忙放好书,离开座位,目光仍紧紧拴在书上,然后低声说了一句:“你能教我认字吗?”
    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的请求吗?简直不可思议,我愣住了,不知所措。站在一旁的奶奶似乎着急了,见我久久不回应,连忙说:“放心,放心,我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你每天只需教我一个字。”我慢慢回过神来,可依然很疑惑,奶奶为什么想学认字呢?一天一个又能有多大帮助?……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很快解释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只想多学一些字,能方便看懂电视剧,平时买东西也不会上当受骗。一天一个字,十年便可知三四千字,足够我好好生活了。”听了奶奶的解释,我若有所悟,再看奶奶急着等待答复的样子,我终于同意:“好吧,我教你认字。”听完我的话,奶奶的眼睛顿时放出异样的神采,完全不见平时的浑浊,脸上的皱纹挤成一朵怒放的花,可高兴了,这是我平生所没有见过的。
    打那之后,我家又多了一位学生,也多了一位老师。每天晚饭后,台灯下总会有几缕银发闪耀,这似乎成了家中最亮丽的一抹风景。奶奶的叹息似乎不见了,布满皱纹的脸总会捏出几朵鲜花。我能感受到,奶奶学认字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看电视剧买东西。
    只是前不久,我又听到了奶奶久违的叹气声。邻居的男孩不听父母的劝告强行辍学,整日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每次看到他,奶奶总会无奈地叹息,然后陷入默默的沉思中。
【名师点评】
    人物形象真实丰满。这是一篇暖人心房、令人深思的写人佳作。文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大量刻画,为读者塑造出一个对知识极度渴求的老人形象,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富有感染力,引人反思。
    细节刻画精彩传神。精彩、传神的细节刻画堪称本文的一大亮点。比如四次抓住奶奶的目光进行描写:一,小时候偷看男孩们上学时怅惘的目光;二,“我”写作业时,凝视着课本的羡慕的目光;三,被“我”发现后,不忍离去、仍紧紧拴在书上的目光;四,“我”答应教她认字后,大放异彩的目光。在作者细致入微的笔触下,这些目光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表现出奶奶热爱知识、求知如渴的形象,动人万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无声电话(写人篇——感情真挚、细节动人)
  • 下一篇:“完全正确”的胡老师(写人篇——角度丰富、语言质朴)
  • 【推荐文章】

  • 世界在于“我”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某家报纸曾给读者出了个讨论题:...

  • 新发现

    今年是改革开放32周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

  • 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问我: 你身边最好的老师是谁? 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 那当然是我的妈妈...

  • 一场特殊的战斗(家庭,四年级)

    暑假里,我家窗前的树上住了一群新邻居 马蜂。 这可苦了我们哥俩了。大热天不敢开窗...

  • 人生如茶

    【问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三毛曾说: 人生有如三道茶,...

  •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

  • 【最新文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以社会责任重拾精英的荣耀
  • 厚积薄发
  • 学会创新
  • 我的时间
  • 人不独以群分
  • 奏响生命的壮歌
  • 活出生命的不朽
  • 网红就学李子柒
  • 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 良知的叩问
  • 世界在于“我”
  • 以体魄强魂魄(发言稿)
  • 请归还我们的“体育课”(发言稿)
  • 我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你们(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