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都是爸妈没办法让你……
作者:未知 文章ID:39633 浏览:
几年前,姜喜的父亲失业了。为了养家,爸爸一直在外打零工,不但很辛苦,而且赚不了太多钱。而姜喜的妈妈本来就没有工作,只是因为家住在一楼,便开了一个小商店,收入不高,只能勉强维持开支,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东西。
看到别的孩子要穿有穿、要玩有玩,姜喜的爸爸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给孩子,感到很内疚,所以常常对姜喜说:“都是爸爸不好,人家都穿新衣服,你却只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
姜喜今年已经15岁,升上初中三年级了。以前姜喜很懂事,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吃穿也不讲究,但姜喜学习依然十分刻苦,对父母也很孝顺。但这学期开学不久,姜喜却突然性情大变,经常说父母赚的钱少,吃穿都不如别的同学,还嫌自己生得矮,一回家就满脸不高兴,对父母的问话爱理不理,性格也变得内向抑郁。如今姜喜的爸爸一提到儿子就想哭。
原来今年开学那天,姜喜看见有个同学穿的新衣服,便问他多少钱买的,没想到同学却说“这衣服是名牌”,还对姜喜说“这衣服像你这种个子矮的人穿也不好看”。姜喜一下子就觉得在同学面前矮了一截,心里一直很郁闷,只好回家对着父母发脾气。在同学跟前的时候则充满了自卑感,渐渐地变得不愿跟人交往,学习成绩也开始退步。
姜喜之所以指责爸爸没有本事,一方面是受了同学的刺激,另一个原因就是姜喜的爸爸长期对孩子诉苦造成的后遗症。
“父母没本事”这句话将强烈的自卑感传染给了孩子。因为姜喜会认为“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
与此同时,父母说这句话时透露出的“穷就是没本事”的观点,会给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孩子会认为只要父母有钱、有权,就可以在别人面前抬起头,就可以高枕无忧。这种孩子往往会产生拜金主义、拜物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
而且,由于孩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不能完全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所要追求的,往往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拥有,别人的家长能做到的,我的父母也应做到,看到别的同学在自己面前,炫耀父母的成就或财富,便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健康的想法,进而对父母产生不应有的怨恨情绪。
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会是充满信心的。
【不能说的类似的话】
我能力有限……;都是爸妈不好。
【小提示】
孩子的眼光常常会追逐社会现象,当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有特权,而自己的父母没有,有些人神通广大,而自己的父母却安守本分时,便会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用“我没本事”来开始彼此之间的谈话,而应该用客观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