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10-3.他打了你,你怎么不打回来?

发布时间:2019年5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698  浏览:

    小磊今天在外面和小朋友打了架,回家后便向妈妈诉说了一番,妈妈问小磊:“他打你没有?”
    小磊回答:“打了。”
    妈妈问:“那你打了他没有?”
    小磊回答:“我没有。”
    妈妈对小磊说道:“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过了没多久,小磊的妈妈带他去拜访亲戚。那天天气很冷,亲戚家的小妹妹穿得比较少,冷得直打喷嚏。
    亲戚就跟小磊开玩笑:“小妹妹冷得要感冒了,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
    小磊想了想,告诉亲戚:“感冒会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妈妈还得花钱。”所以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妈妈在一旁听了很惊讶,不明白小磊怎么会这么自私。其实,这正是妈妈教育的结果。
    有些家长把敢不敢与人打架看作是孩子有没有竞争意识,所以教育孩子以牙还牙,反正不能吃亏。
    而依照这样的逻辑:别人打你,你就打别人;别人不讲理,你就不讲理;别人偷你自行车,你就偷别人自行车;别人做坏事,你就做坏事……最终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不良少年甚至是违法犯罪的人。
    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会灌输给孩子不好的观念,例如,“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钩心斗角”等。父母的本意是告诫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小心上当。可是,父母本身带有偏颇甚至错误的思想将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罪恶的种子。
    或许在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有的家长还有意培养孩子的“强权”意识,孩子之间打架,不是教育孩子要善待他人,而是要“不吃亏”、“人善被人欺”,完全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更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家长的助威无疑是在培养孩子潜在的犯罪人格。
    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理性、有同情心。一个根本不知道关心人、同情人的人必定会产生阴暗的心理,心灵难以健全。家长要从自己做起,用爱心满足孩子对爱的渴望,注重发挥言传身教的力量,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去影响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小在孩子的心灵中撇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拥有善良的同情心,孩子长大之后,才会有仁慈的品质,才能成为富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人。
    【不能说的类似的话】
    他不讲理,你还讲什么理啊;他不仁,你就不义。
    【小提示】
    要指导孩子从爱护身边的小鸡小鸭、小猫小狗、花草鱼虫中养成对生命的怜惜与爱护,要教育孩子同情、关心、体贴和爱护他人,给人以真诚的爱,使其成为富有同情心、富有人情味的人。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打架行为时,要教育孩子采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自己跟同伴之间的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0-2.说点“好听”的话。
  • 下一篇:10-4.外面坏人很多。
  • 【推荐文章】

  • 3-3.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小明从小身体弱、胆子小。妈妈心疼孩子,所以一直对他照顾得十分周到,百般迁就。 小...

  • 5-1.你没看到我在忙吗?有事以后再说!

    言言的爸爸长期出差,很多时候是妈妈一个人带着他。 言言习惯了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

  • 5-2.不要带朋友到家里来胡闹!

    晶莹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所以对晶莹平常结交什么样的好朋友十分关注。 女...

  • 第十章:不要被世俗误导

    在我们周围,总能看到一些孩子,议论成年人的话题,或做出成年人才有的行为。孩子的...

  • 10-1.千万别得罪老师。

    钟钟从小生性活泼,尤其在课外才艺方面有特长,曾在书法、绘画和唱歌等比赛中先后获...

  • 第四章:不要消极否定

    对成长中的孩子,父母的心情总是很着急,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更加聪明或勇敢...

  • 【最新文章】

  • 3-2.你从不替父母着想。
  • 3-3.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 3-4.你怎么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 5-5.你在想什么,妈妈都知道。
  • 5-6.我不想再听你说一个字!
  • 第六章:不要粗暴武断
  • 5-1.你没看到我在忙吗?有事以后再说!
  • 5-2.不要带朋友到家里来胡闹!
  • 5-3.不要妨碍妈妈。
  • 第十章:不要被世俗误导
  • 10-1.千万别得罪老师。
  • 10-2.说点“好听”的话。
  • 7-6.没有什么事比你的考试更重要!
  • 7-4.你还小,让妈妈来帮你。
  • 7-5.小心,不要跌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