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
作者:未知 文章ID:41090 浏览:
【原文】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
【注释】
①飙:暴风,这里是“迅速”的意思。
②盬(ɡū):吸、饮。
【问题】
2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小惠未【徧】▲
⑵小大之【狱】▲
⑶蜘蛛引丝【疾】上▲
⑷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
2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详略得当。作者把曹刿在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的掌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都写得比较详细,其余的略写。这对刻画曹刿的形象和突出中心起到很大作用。
B.“蛇意稍倦”和“目似暝,意暇甚”两句中“意”的含义和用法都相同。
C.【甲】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
D.【乙】文中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描绘了蜘蛛斗蛇的全过程,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⑵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
2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请结合选文进行阐述。(3分)
▲
郑同:迂回曲折,委婉劝谏。
【参考答案】
21.(4分,每小题各1分)⑴徧,通“遍”,遍及、普遍(答出通假0.5分,意思0.5分)。⑵狱,案件。⑶疾,快。⑷势,情势。
22.(3分)C(《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23.(4分)⑴当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情,你又何必参与呢?(译出“肉食者”和“间”,各0.5分。语意正确、语句通畅1分。)⑵蜘蛛仍然返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译出“还”和“如是”各0.5分。语意正确、语句通畅1分。)
24.(3分)答案:甲文中曹刿待齐人三鼓后抓住战机出奇制胜;乙文中蜘蛛待蛇稍倦时,乘其不备,奋力跳下,抓住蛇头拼死不动,至蛇死亡。两文都告诉我们弱者如果抓住机会,也可以战胜强大者。(只回答出道理得1.5分,结合选文内容回答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