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杂谈
作者:未知 文章ID:617 浏览:
“车到山前必有路”,等的是“偶然”;“守株待兔”,追求的是“偶然”;“苹果砸着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那么“偶然”;“凯库勒梦见苯环结构式”,成就的得来竞也这嘲“偶然”……有人告诉我:何必辛苦呢,什么时候机会到了,咱哥们也露露脸。机会没来,再辛苦也没用……于是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还有人悠闲地躺在床上。大街上没有匆匆的脚步,办公桌上只有一杯热茶——根深蒂固的惰性,麻醉着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一个已经落后的民族,期待着未来的“偶然”……
但是,“偶然”会惠顾这些消极的等待者吗?从数学角度上说,人人的几率都应该一样。可当“偶然”悄悄来到你身边时,你能抓住它吗?正如同一个园丁,挨苹果砸的次数恐怕比牛顿多,他由此“偶然”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凯库勒在晃荡的马车里梦见了苯环结构式,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答案。许多贵族先生们听说后,也纷纷坐上马车去游荡,可有的人根本睡不着,有的人没做梦,而“幸运者”却梦见自己打牌输了钱……
“偶然不会帮助准备不周的人。”——这话该是对悠悠然坐等它降临的人敲响的警钟。
积极进取者不期待“偶然”,可它却偏偏爱与这些入交朋友。对这些探索者们来说,“偶然”的出现是黑暗中的明灯,是征途上的路标;而对一心一意等待它的人来说,“偶然”即使出现了,也不过是空中飘浮的游云,可望而不可即。
就好比车子来到山前,遇到了一条崎岖的小路,能越野的履带车顺利通过,而漂亮的小轿车只好“望路兴叹”,也许还会因为它太短,连巨石掩着的山路都看不见……
于是,有人会困惑地问:“‘偶然’到底等于什么?”这个问题似乎难于完美无缺地回答,但似乎又很简单:偶然=必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答案太荒谬:零等于一吗?有就是有,没有就是零,两者不可能相等。哲学家却说:“这太可能了,质变的出现从现象看是偶然的,从本质上看是长期量变的必然结果。”于是我们可以说,“牛顿”们的成功,实在是努力的结果,“功有应得”嘛。
答案已经找到,那么我们就该对等待着“偶然”出现的朋友们大声疾呼:“醒来吧,别等了!守株待兔只会导致田园荒芜。”
所幸已有更多的人醒来,睁大双眼,紧盯着广阔的世界,迈开大步,追踪时代足音。当我们完全抛弃“多情”的“等待”时,世界必将属目未来之中国。
点评:
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到形象的比喻中,从而使议论有声有色,形象生动,读了既亲切又易理解。所以,在议论中运用一些比喻颇有好处。《偶然杂谈》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对这些探索者们来说,‘偶然’的出现是黑暗中的明灯,是征途上的路标;而对一心一意等待它的人来说,‘偶然’即使出现了,也不过是空中飘浮的游云,可望而不可即。”“明灯”、“路标”、“游云”等形象的比喻,把不同人对“偶然”的看法准确地表现出来,使抽象、深刻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