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短·避短·补短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9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9日
作者:邵馨莲 文章ID:844 浏览:
作者:邵馨莲 文章ID:844 浏览: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师向他的三位弟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衣服上有个小窟窿,该怎么办呢?第一个弟子回答:“置之不理。”第二个弟子答道:“把它遮掩起来。”而第三个弟子却不慌不忙地取出了一枚针,回答道:“将它补好。”听了他的回答,大师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了赞许的神情。
在这个故事中,第一个弟子的回答是由于无视窟窿的存在,认为它小得无足轻重,却不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微不足道的破损之处日益磨蚀,终会毁掉一件精美的衣服,这就是“护短”的害处。第二位弟子采取了“避短”的方式,用长袖掩窟窿于身后,虽然大体上雅观却无法摒除窟窿存在这一事实。第三位弟子是最聪慧的,面对衣服上的窟窿,他并没有像两位师兄那样做,而是极有耐心地掏出了针线。或许,这样做需要付出一些时间与精力,但补后的衣服却能完好如初。这是“补短”的益处。
在实际生活中,“护短”、“避短”与“补短”就像一道三元式。“护短”是个负数答案。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密友,熟知其弱点,却不予指出,当其作出错误的抉择时不但不劝其悬崖勒马,反而与之站在一边推波助澜,终使其失足误入歧途,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如今的家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犯了什么错误,即使父母要动怒,也会有爷爷奶奶等“保护伞”挺身而出。这样的“爱”会影响孩子们的是非判断能力,长久下去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会变成什么样呢?其后果是令人担忧的。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不能躲在“大翅膀”下,在赞扬声中成长,我们应看清自己的缺点,为自己补短。
“避短”是特殊答案。它或许是掩盖自身错误,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采取措施,巧妙地以另一方面的长处来掩盖这个不足。我们不仅要学习“补短”,而且还要学习“避短”。只有“避短”与“补短”结合,才能更好地前进,才能使自己的各方面日趋完善起来。
“护短”、“避短”、“补短”揭示的是三种对待“短”的不同态度与方法。我们要从这个“三元式”的启示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善自己,最终找到正确的处事态度与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点评:
对待短处,是庇护掩盖,是扬长避短,还是努力去弥补瑕漏。这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本文引出论题十分巧妙。从对三位弟子回答对待窟窿的不同态度中,引出了很有现实意义的护短、避短和补短的论题。结构也十分严密。文章先叙述故事,继而分析利弊;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把“护短”与“补短”、“避短”对比着论证。由此否定“护短”,肯定“避短”和“补短”,指出“只有‘避短’和‘补短’结合,才能更好地前进,才能使自己的各方面日趋完善起来”。采用层进式较好地论证了“护短、避短、补短”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概念关系题,在行文组织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弄得不好,会顾此失彼。但该文论述全面,体现了小作者的慧眼和布局谋篇的能力。文章对“护短”的分析比较具体,对“避短”和“补短”的分析比较原则,这可能也是一种“避短”吧!
在这个故事中,第一个弟子的回答是由于无视窟窿的存在,认为它小得无足轻重,却不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微不足道的破损之处日益磨蚀,终会毁掉一件精美的衣服,这就是“护短”的害处。第二位弟子采取了“避短”的方式,用长袖掩窟窿于身后,虽然大体上雅观却无法摒除窟窿存在这一事实。第三位弟子是最聪慧的,面对衣服上的窟窿,他并没有像两位师兄那样做,而是极有耐心地掏出了针线。或许,这样做需要付出一些时间与精力,但补后的衣服却能完好如初。这是“补短”的益处。
在实际生活中,“护短”、“避短”与“补短”就像一道三元式。“护短”是个负数答案。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密友,熟知其弱点,却不予指出,当其作出错误的抉择时不但不劝其悬崖勒马,反而与之站在一边推波助澜,终使其失足误入歧途,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如今的家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犯了什么错误,即使父母要动怒,也会有爷爷奶奶等“保护伞”挺身而出。这样的“爱”会影响孩子们的是非判断能力,长久下去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会变成什么样呢?其后果是令人担忧的。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不能躲在“大翅膀”下,在赞扬声中成长,我们应看清自己的缺点,为自己补短。
“避短”是特殊答案。它或许是掩盖自身错误,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采取措施,巧妙地以另一方面的长处来掩盖这个不足。我们不仅要学习“补短”,而且还要学习“避短”。只有“避短”与“补短”结合,才能更好地前进,才能使自己的各方面日趋完善起来。
“护短”、“避短”、“补短”揭示的是三种对待“短”的不同态度与方法。我们要从这个“三元式”的启示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善自己,最终找到正确的处事态度与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点评:
对待短处,是庇护掩盖,是扬长避短,还是努力去弥补瑕漏。这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本文引出论题十分巧妙。从对三位弟子回答对待窟窿的不同态度中,引出了很有现实意义的护短、避短和补短的论题。结构也十分严密。文章先叙述故事,继而分析利弊;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把“护短”与“补短”、“避短”对比着论证。由此否定“护短”,肯定“避短”和“补短”,指出“只有‘避短’和‘补短’结合,才能更好地前进,才能使自己的各方面日趋完善起来”。采用层进式较好地论证了“护短、避短、补短”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概念关系题,在行文组织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弄得不好,会顾此失彼。但该文论述全面,体现了小作者的慧眼和布局谋篇的能力。文章对“护短”的分析比较具体,对“避短”和“补短”的分析比较原则,这可能也是一种“避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