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孙膑

发布时间:2016年4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526  浏览:

【原文】
    孙膑
    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①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②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收,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③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趣:同“趋”,趋向,奔赴。②白:刮去树破使白木露出。③筹策:谋划。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去:离开
    B.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蹶:受挫折,折损。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希望。
    D.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烛:照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素悍勇【而】轻齐
    蟹六跪【而】三螯
    B.遂成竖子【之】名
    古【之】人不余欺也
    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膑“能行”和“能言”的一组是(    )
    A.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B.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D.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常智胜敌手,深得齐将田忌
    重用。在马陵之战中,他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B.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在
    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
    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本文通过马陵道智斗庞涓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
    想。他的《孙膑兵法》为后世传诵,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曰”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论孙膑智慧和胆识过人,却难以避免自己的不幸。
    B.指出孙子、吴起的兵法后世多有非议,只有其处事原则和方法可以肯定。
    C.借用俗语,阐述“能行”和“能言”的关系,对孙膑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D.启示后人,才智过人者固然可取,但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更加重要。

【参考答案】
    1C(其:约定。)
    2C(A,而,连词,表并列;B,之,结构助词,的;D,以,介词,因为。C,其,代词,他、他们、代词,自己。)
    3D
    4B(“庞涓消灭齐军士卒过半”不对。)
    5B(原文是说孙子、吴起的兵法后世多有称道。)
    参考译文:
    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奉事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却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秘密地把孙膑找来。孙膑到来,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动用刑法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敢抛头露面。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儿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有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追逐齐军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税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
    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到傍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相不能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太史公说:社会上的人称赞军旅战法,都提到《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书,关于这两部书的评价,社会上有很多,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俗话说:“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孙膑用计策对付庞涓的军事行动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却不能预见先避免刖足的酷刑。……可叹啊!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
  • 下一篇: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