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郑氏家法,代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8日  更新时间:2023年8月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567  浏览:

【原文】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会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竞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辩。”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于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渶继。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臣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擢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他得官者复数人,郑氏愈显。初,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门,渶朝谢。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渶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问题和参考答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完: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    任:承担。
    C.宥之,立擢湜为左参议    宥:宽恕。
    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    觐:拜见。
    答案A
    解析完:保全。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濂全家“孝弟敦行”的一组是(    )
    ①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
    ②兄年老,吾自往辩
    ③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
    ④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
    ⑤诣吏自诬服,斩于市
    ⑥他得官者复数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③句是太祖的话。④句是对郑湜的介绍,不符合题干要求。⑥句是说郑家有好几个人都做了官,也与题干不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濂是浦江人,其家世世代代共同居住,有很好家声。他深受皇上赏识,其兄弟也因此显荣。皇上问及他
    的治家之道,又欲授予官职,郑濂却以年老谢绝。
    B.郑濂兄弟极为友爱,有人告发郑氏有罪,官吏抓捕他们时,众兄弟竞相揽过责任,郑濂与弟又争相入狱。皇
    上得知后,不信郑氏有罪,并当即提拔其弟郑湜。
    C.郑濂的家风受到普遍赞扬。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同乡王氏仿效郑氏家法,两族
    之中入选官员很多,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
    D.郑濂死后,郑渶主持家政,受到建文帝表彰,御书“孝义家”赐给郑氏。郑氏祖上以践行孝义闻名,为给子孙留下规制,著《家范》三卷,由后人增删刊行。
    答案C
    解析C项中“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在原文中没有提及。
    11.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宫。未几,复谢去。
    译文:
    ⑵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译文:
    答案(1)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2)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解析(1)句中“故官”译为“原官职”;“谢”译为“辞官”。(2)“发”“启”译为“打开”;“至行”译为“崇
    高品行”;“云”是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参考译文】
    郑濂,字仲德,是浦江人。郑氏家族世世代代共同居住,将近三百年。郑氏家法(规定),每代有一个人主持
    家政。郑濂受太祖知遇,兄弟们因此显扬。郑濂来到京都,太祖用治家长久之道询问他;赐给他果品,郑濂拜谢恩赐带着果品回家,破开分给家里人。皇帝听说后赞赏感叹,想让他当官,他以年老为由辞谢。当时富裕人家大多因罪倾灭,然而郑氏家族被众人指责却独自保全。适逢有人控告郑氏与人勾结,官吏逮捕他们,兄弟六人争着入狱,郑濂的弟弟郑湜最终前往。当时郑濂在京都,迎上来说:“我年龄居长,应当承担罪责。”郑湜说:“兄长您年老了,我自己前往申辩。”二人争着入狱。太祖召见他们说:“像这样的人,难道会追随别人干坏事吗?”原谅了他们,立即提拔郑湜当左参议,命他推举所知道的贤者。郑湜举荐了同郡的王应等五个人,他们都被授予参议。郑湜,字仲持,做官有正直的名声。南靖的百姓作乱,被牵连受处分的达几百家,郑湜向各个将领言明,他们全部被免罪释放。过了一年,入朝觐见皇帝,死在京都。十九年,郑濂犯事将被捕,他的堂弟郑洧说:“我们家被称为孝义之门,前代有兄长代替弟弟而死的,我能不代您去死吗?”到官吏那里违背事实服罪,被斩死在集市。郑洧,字仲宗,跟从宋濂学习,有学问品行,乡里人为他的死悲伤,私下给他谥号“贞义处士”。郑濂去世后,弟弟郑渶主持家政。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员,皇帝命大臣们举荐践行孝敬友爱之道的人,众人拿郑氏对答。太祖说:“他的乡里王氏也效仿郑氏的家法。”于是征召两家年满三十岁的子弟,全部赴京,提拔郑濂的弟弟郑济和王懃做春坊左、右庶子。后来又征召郑濂的弟弟郑沂,把他从平民提拔为礼部尚书,一年多后交还官职。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其他得官的还有几个人,郑氏家族更加显扬。当初,郑渶曾在元朝为官,当浙江行省宣使,主持家政几年,建文帝表彰其门,郑渶入朝拜谢,皇帝御书“孝义家”三个字赐给他。燕兵进入后,有人报告说建文帝藏在他家,派人查找,郑渶家的厅堂中,列有十个柜子,五个贮藏经史书籍,五个贮藏兵器以备不测。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成化十年,官员上奏郑永朝世代践行道义,朝廷又一次用孝义之门表彰他家。从郑文融到郑渶,都凭笃行著称。郑文融著有《家范》三卷,总共五十八则。他的儿子郑钦增加到七十则,侄子郑铉又增为九十二则,到郑濂的弟弟郑涛和堂弟郑泳、郑澳、郑湜,与哥哥郑濂、郑源商量,一起做增减,确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于世。?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济
  • 下一篇: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