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蔡泽传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554  浏览:

【原文】
    蔡泽传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釡鬲①于涂,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注①釡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问题和参考答案】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学干诸侯    干:求托、请托
    B.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德:报德
    C.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法:效法
    D.垂功于天下者    垂:临近
    答案D
    12.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组是(    )
    ①之韩、魏,遇夺釜鬲于涂
    ②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
    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④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⑤乃谢病归相印
    ⑥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答案C
    1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雎见到蔡泽心里不快,除了蔡泽仅行长揖之礼而不下拜的倨傲之外,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
    B.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这三人的真实看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
    C.蔡泽认为,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这就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范雎表示赞许。
    D.“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太史公认为一个人立身处世、建立功业要有凭借和条件。范雎、蔡泽是人们所说的一代辩士。然而那些游说诸侯直至白发苍苍也没遇到知音的,并不是计策谋略拙劣,而是使游说获得功效的条件不够。
    答案A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
    译文:
    (2)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
    译文:
    (3)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
    译文:
    答案(1)你曾扬言要取代我做秦相,可曾有这种事吗?
    (2)人们要建立功业,难道不期望功成人在吗!
    (3)然而他们二人如果不遭到困厄境遇,又怎么能奋发有为呢!
    【译文】
    蔡泽是燕国人,曾周游列国从师学习并向诸侯谋求官职,离开燕国到赵国,但被赵国赶了出来。随即前去韩国、魏国,路上遇着强盗抢走了他的锅鼎之类的炊具。蔡泽于是向西来到秦国。
    他准备去拜见秦昭王,先派人在应侯面前扬言一番来激怒秦相范雎说:“燕国来的宾客蔡泽,那是个天下见识超群,极富辩才的智谋之士。他只要一见秦王,秦王必定使您处于困境而剥夺您的权位。”范雎听了这句话,派人召他。蔡泽进来了,只向应侯作了个揖。应侯本来就不痛快,等见了蔡泽,看他又如此傲慢,范雎就斥责他说:“你曾扬言要取代我做秦相,可曾有这种事吗?让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至于秦国的商君,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文种,他们的悲惨结局也可羡慕吗?”范雎知道蔡泽想用这些话来堵自己的嘴,从而说服自己,便故意狡辩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位先生,本来就是道德大义的标准,忠诚气节的榜样。因此君子为了大义遭难而死,视死如归。活着受辱,不如死了光荣。士人本来就该具有牺牲性命来成就名声的志向,只要是为了大义的存在,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为什么不可能呢?”蔡泽说:“现在看来商君、吴起,文种作为人臣是正确的;他们的国君是错误的。所以世人称说这三位先生建立了功绩却不得好报,难道是羡慕他们不被国君体察而无辜死去吗!人们要建立功业,难道不期望功成人在吗!自身性命与功业名声都能保全的,这是上等。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失去的,这是次等;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是最下的一等了。”于是范睢称赞讲的好,就请他做上座,成为尊贵的客人。
    几天以后,范雎入朝向秦昭王说起蔡泽。秦昭王召见蔡泽,同他交谈,对他很喜欢,授予他客卿职位。范雎于是推托有病请求归还了相印。昭王初次召见蔡泽很高兴,于是任命他担任秦国相国。向东灭掉了周朝。蔡泽做国相几个月,就有人恶语中伤,他害怕被杀,于是推托有病送回了相印,他被赐封号叫纲成君。蔡泽在秦居住了十多年,曾侍奉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侍奉始皇。曾为秦国出使燕国,三年后燕国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
    太史公说:韩非子说袖子长的人善于舞蹈,钱多的人善于做生意。这话说的很实在啊!范雎、蔡泽是人们所说的一代辩士,然而那些游说诸侯直至白发苍苍也没遇到知音的,并不是计策谋略拙劣,而是使游说成功的条件不够。到了他们二人寄居秦国,能够取得卿相之位,功名流传天下,其根本原因是国家强弱的形势不同啊。但是辩士也有偶然的机遇,许多像范雎、蔡泽一样贤能的人,由于没有机遇,不能施展才能,这些人哪能说得尽呢!然而他们二人如果不遭到困厄境遇,又怎么能奋发有为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闻。与朱泚同里hàn,少相狎
  • 下一篇:曹参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