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崔思兢,则天朝,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告者先

发布时间:2016年5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601  浏览:

【原文】
    崔思兢,则天朝,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告者先诱藏宣家妾。而云:妾将发其谋,宣乃杀之,投尸于洛水。行岌按,略无状。则天怒,令重按。行岌奏如初。则天曰:“崔宣反状分明,汝宽纵之。我令俊臣勘,汝毋悔。”行岌曰:“臣推事不若俊臣,陛下委臣,须实状。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臣必以为陛下试臣耳。”则天厉色曰:“崔宣若实曾杀妾,反状自明矣,不获妾,如何自雪?”行岌惧,逼宣家令访妾。
    思兢乃于中桥南北多置钱帛,募匿妾者。数日,略无所闻,而其家每窃议事,则告者辄知之。思兢揣家中有同谋者,乃佯谓宣妻曰:“须绢三百匹,顾刺客杀告者。”而侵晨伏于台前。宣家有馆客姓舒,婺州人,言行无缺,为宣家服役,宣委之同于子弟。须臾,见其人至台赂阍人,以通于告者。告者遂称云:“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台中惊扰。思兢素重馆客,不知疑。密随之,到天津桥,料其无由至台,乃骂之曰:“无赖险獠,崔家破家,必引汝同谋,何路自雪?汝幸能出崔家妾,我遗汝五百缣,归乡足成百年之业。不然,则亦杀汝必矣。”其人悔谢。乃引思兢于告者之家,搜获其妾。宣乃得免。
    (刘肃《大唐新卷·卷494》)

【问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其家每窃议事,则告者辄知之。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
    B.而云妾将发其谋,宣乃杀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须臾,见其人至台阁赂阍人。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思兢乃于中桥南北多置钱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选出全是描写“同谋者”言行的一组
    ①先诱藏宣家妾。
    ②侵晨伏于台前。
    ③言行无缺。
    ④至台赂阍人。
    ⑤其人悔谢。
    ⑥引思兢于告者之家。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发生在武则天时期的一件冤案:崔宣被人陷害谋反,几遭杀身之祸。
    B.御史张行岌开始处理这个案件时,找不到一点证据,最后逼着崔宣家找妾,终于为崔宣洗雪冤屈。
    C.由于每次在家中暗地里商量的事情,诬告者都能很快知晓,崔思兢由此断定家里有内奸,于是将计就计,查出内奸,搜获崔宣的妾。
    D.崔思兢假装不知情,像对待自家子弟那样,委派姓舒的馆客到御史台,买通看门人,向诬告者传递崔家要雇主刺客的假消息。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宣的妾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她被诬告者所收买,被藏起来,她能否被找出来,就成了办案的关键。
    B.武则天开始相信诬告者的话,认为崔宣是谋反的,如果不是御史的坚持,崔宣早就被杀了。
    C.御史张行岌是一位以事实为依据、执法严明的法官,他始终不畏淫威,并亲自明查暗访。
    D.崔思兢平素非常重情义,这次崔思兢对忘恩负义的馆客说,只要他能找出崔家的妾,就送给他五百缣让他养老,否则他必遭杀身之祸。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
    译文:
    ⑵陛下委臣,须实状。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
    译文:
    ⑶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译文:

【参考答案】
    1.B(就/竟然)
    2.B
    3.D(没有委派)
    4.C(有畏惧,没有亲自明查暗访)
    5.⑴有人诬告他的堂兄崔宣谋反,(皇上)交给御史张行岌察究这个案子。
    ⑵陛下把这个案子交给我,我就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形。如果顺着陛下您的旨意随便族灭人家,这哪里是法官所应遵守的?
    ⑶崔家雇人刺杀我,请让我把这件事上报给上级。
    参考译文:
    崔思兢在武则天当政时,有人告他的堂兄崔宣谋反,于是武则天让御史张行岌审查这件事。告密的人先用引诱的手段藏起了崔宣家的妾,却说崔妾将要揭发崔的阴谋,崔宣就杀了她,把尸体扔到了洛水中。张行岌调查后,一点证据也没查出。武则天很生气,命令重新审查。重新审查后,张行岌上奏内容仍像上次一样。武则天说:“崔宣造反的表现很清楚,你宽大放纵他。我要让来俊臣调查,你可别后悔!”张行岌说:“我推断事情不如俊臣,陛下委托我来办这事,我得掌握实情,如果只顺从旨意胡乱的族灭人家,哪里是执法官应信守的?我认为陛下一定是在考试我罢了。”武则天脸色严肃地说:“崔宣如果确曾杀了妾,造反的情形自然就清楚了。不把他的妾找出来,怎么洗清自己?”张行岌害怕了,逼着崔宣家去寻找妾。
    思兢于是在中桥南面北面,放了很多钱帛,悬赏广泛征求知道窝藏妾的人。但过了好几天,一点消息也没听到。可是他家每次偷偷商量的事,告密的人却都知道。思兢揣测家中有同谋的人,于是假装对崔宣的妻子说:“得用三百匹绢,雇刺客杀死告密的人。”而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思兢就潜伏在御史府前。崔宣家有个门客姓舒,是婺州人,平时言行没有什么缺点,一直为崔宣家效劳。崔宣委派他办事就跟委派子弟一样放心。不一会儿,思兢就看见姓舒的那个人贿赂看门人,以便让他通报告密的人。告密的人于是说道:“崔家雇人刺我,请让我把情况上报给上级。”御史府中惊慌混乱。思兢一向器重这个门客,没怀疑过他。便偷偷尾随着他,到了天津桥,思兢估计他不会再到御史府去,就骂他说:“无赖阴险的獠子!崔家破家,一定供出你是同谋,看你有什么办法洗清自己!如果你侥幸能找出崔家的妾,我送你五百匹缣。回到家乡足够建成百年的基业。不这样做,那么你也一定会被杀。”那个人又后悔又道歉,于是带着思兢到了告密者的家里,搜出了那个妾。崔宣才得以免罪。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崔群,字敦诗,贝州武城人。未冠,举进士,陆贽主贡举,粱肃荐
  • 下一篇:崔暹
  • 【推荐文章】

  • 苏武

    【原文】 苏武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最新文章】

  •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
  •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
  •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
  •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
  •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
  • 豫让
  • 豫让论
  •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
  •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
  • 徐九思
  •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
  •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蔷夫,得休
  • 知化
  • 指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