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

发布时间:2016年5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663  浏览:

【原文】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城守不下。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长吏以下共相谓曰:“【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世祖即位,拜光禄大夫,位特进,次三公,十五年,定封宏寿张侯。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宝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吾非不喜荣势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保身全已,岂不乐哉!”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帝闻之,常敕驺骑临朝乃告,勿令豫到。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二十七年,卒。遗敕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葬,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从同坟异葬。帝善其令,以书示百官,因曰:“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赙钱千万,布万匹,谥为恭侯,赠以印绶,车驾亲送葬。论曰:昔楚倾襄王问阳陵君曰:“君子之富何如?”对曰:“假人不德不责,食人不使之役,亲戚爱之,众人善之。”若乃樊重之折契止讼,其庶几君子之富乎!分地以用天道,实廩以崇礼节,取诸理化,则亦可以施于政也。与夫爱而畏者,何殊间哉!
    (《后汉书·樊宏列传》)

【问题】
    8.下列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君子【之】富何如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实廩【以】崇礼节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D.若乃樊重之折契止讼,【其】庶几君子之富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是直接表现樊宏高尚品格或鲜明的是非观念的一组是(    )
    ①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②不求苟进
    ③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
    ④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⑤遗敕薄葬,一无所用
    ⑥赙钱千万、布万匹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宏的祖先是周朝的仲山甫,因受封于樊,故以樊为姓。他的父亲继承了祖辈的传统,善于农业生产和经商,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
    B.王莽末年,义兵起事攻打湖阳时,樊宏在妻子、儿女被扣作人质的情况下,利用“令出譬伯升”的机会,毅然留在义军营中,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大义灭亲的精神。
    C.樊宏为人谦恭和顺,谨慎戒惧,从不用非正当手段谋取功名利禄。他还经常告诫子弟:“富贵盈溢,未能终者。”并以“保身全已”为乐来勉励他们。
    D.樊宏临终遗令薄葬,陪葬之物一概不用。汉光武帝善其令,把遗书传给百官们看,表示将遵从樊宏遗愿,并说自己百年之后也打算采用这种方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4分)
    译文:
    (2)吾非不喜荣势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4分)
    译文:
    (3)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2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D
    (A项前者是“趁机”,后者是“凭借”
    B项前者是结构助词“的”,后者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项前者是目的连词“来”,后者是表因果的连词“因”
    D项都是表推测的委婉语气,“大概……吧”。)
    9、C
    ((1)是鲜明的是非观念
    (2)是在功名利禄面前的正直态度
    (3)对族人的影响,是从侧面写的
    (4)表现他尽心尽责、忠于职守的精神
    (5)表现他发对铺张浪费和显示自己地位
    (6)写朝廷赐给他葬钱
    只有(3)、(6)不是直接表现)
    10、B
    (主要是表现他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是非观念)
    11(1)樊重父子二人,礼义恩德遍于乡间,现在樊宏虽然有罪,也应当放在后期处理。
    (2)我并非不喜欢荣华权势,但是天理憎恶骄满而喜好谦恭,从前那些贵戚的下场,就是明显的警戒吗。
    (3)族人受他的教化熏染,从没有什么人犯过法。
    参考译文:樊宏字靡卿,南阳郡湖阳县人,是汉光武帝的舅舅。他的祖先是周朝的仲山甫,受封于樊,于是便用樊作姓氏,樊家也成了当地一个有名望的大家族。父亲樊重,字君云,继承了祖上传统,很善于农业生产和经商。樊宏年轻时便有高尚的志向和优秀的品质。王莽末年,义兵起事,刘伯升与族兄刘赐都带兵攻打湖阳,湖阳县城坚守不投降。刘赐的妹妹是樊宏的妻子,湖阳县府因此便把樊宏的妻儿抓了起来,命令樊宏出城叫刘伯升退兵,而樊宏趁机留在义军营中。湖阳的军帅想杀死樊宏妻儿,长吏以下的人都表示反对,他们说:“樊重父子二人,礼义恩德遍于乡间,现在樊宏虽然有罪,也应当放在后期处理。”此时恰逢刘氏兵力一天天扩大,湖阳城人心惶惶,湖阳县府也不敢杀害樊宏的妻子儿女,这样他们才免于一死。世祖刘秀即位,封樊宏为光禄大夫,授予特进,地位仅次于三公,建武十五年,又加封为寿张侯。樊宏为人谦恭和顺,谨慎戒惧,从不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功名利禄。他经常告诫子弟说:“凡大富大贵财禄盈溢的人家,没有几个能保善终的。我并非不喜欢荣华权势,但是天理憎恶骄满而喜好谦恭,从前那些贵戚的下场,就是明显的警戒吗。如果能保全身家性命,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每逢朝会,他总是提前到达,俯伏待事,到时候才敢起来。光武帝知道后,便常常敕令樊宏的骑从,在即将上朝时才能告诉樊宏上朝的事,以此想不让他提前到达。樊宏上书陈述应办的事情及其得失情况,总是亲自动手书写,并将草稿毁掉。遇到朝会咨询,他也不当众表露意见。族人受他的教化熏染,从没有什么人犯过法。光武帝非常尊重他。建武二十七年,樊宏去世。临终遗令薄葬,陪葬之物一概不用。他认为棺柩一经下葬,便不宜再让后人看到,若是腐烂了,就会伤了孝子的心;让下葬时与夫人同坟异穴。光武帝闻之称善,将遗书传给百官们看,并说:“现在若不遵从寿张侯的意愿,将无法显示他仁德的品性。并且我百年之后,也准备采用这种办法。”朝廷赐葬钱千万,布万匹,追谥樊宏为恭侯,赐以印绶,光武帝亲自送葬。史官论道:当年楚顷襄王问阳陵君曰:“怎样才算是君子之富呢?”阳陵君回答道:“君子之富,应是:借钱给别人而不自认为施恩于他人,也不索求别人的回报;赡养别人而不对别人发号施令,也不任意役作驱使。这样,亲属就敬爱他,众人就亲善他。”像樊重这样折毁借契、赠田平息争讼的做法,大概或许或称为君子之富了吧!分辨土地的所宜以利用上天的四时季节,充实仓廩来崇尚礼节,取之于治理和教化,那么就可将这一道理应用于为政治国。这与那种使人敬而畏之的人相比,又是多么的不同啊!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段)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②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
  • 下一篇: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