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719  浏览:693

【原文】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问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让:辞让
    B.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置:放置
    C.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谋划
    D.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扪:摸着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仙琕烧营卷甲而遁
    B.公伤矣!且还营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D.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与高聪.刘藻等救之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3分)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③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⑤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入侵齐军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拾残兵,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4分)
    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3分)
    ②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3分)

【参考答案】
    5.A(让,责备)
    6.B(两个“且”都是副词,表示暂且;A项中第一个“而”表顺承关系,第二个“而”表修饰关系;C项中第一个“之”代解救涡阳之围这件事,第二个“之”代傅永;D项中第一个“与”是动词,给,第二个“与”是介词,和)
    7.C(排除②⑤)
    8.A(“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理解有误,应为“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
    9.(1)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共4分)
    (2)①傅永考虑齐军喜欢以劫营为能事,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3分)(两个采分点:量.所以各1分,全句通顺1分)
    ②东汉的马援.西汉的赵充国,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唯独我这老将被拘束在这里!(3分)(两个个采分点:竟,被动句句式“见拘此郡”,全句通顺1分)
    【附】文言文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王肃做豫州使的时候,朝廷任命傅永做王肃的平南长史。齐将领鲁康祖.赵公政侵犯豫州的太仓口,王肃命令傅永抗击他们。傅永考虑齐的军队喜欢以劫营为能事,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傅永设下埋伏之后,仍然秘密地派人用壶盛着火油,渡到河南岸,在水深的地方安置下,嘱咐他们说:“如果有火起,就把这火油点着。”这天夜里,鲁康祖.赵公政等果然亲自率领部队来劫营。东西两边的伏兵一起夹击,鲁康祖等人向淮水逃奔。火起后,便无法标记他们原来渡河的地方,于是他们便向傅永所放置火油的地方争渡。河水很深,淹死很多人,斩首的有几千人,活捉了赵公政。鲁康祖连人带马掉进淮河里,早晨找到了他的尸体,斩下脑袋后连同赵公政一起送到了京师。
    裴叔业又围困涡阳,当时皇帝正在豫州,派遣傅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等一起解围。傅永说:“挖很深的沟壑,筑坚固的壁垒,然后图谋解救涡阳之围。”高聪等人不听从他的意见,结果一交锋就失败了。高聪等丢盔弃甲逃到悬浮瓦壶的地方,傅永独自收拾了散兵慢慢地返回,贼兵追来,他又设下埋伏还击,打击了敌军的锐气。后来刘藻充军边远地区,傅永仅仅是被免官而已。还没过十天,傅永被诏为汝阴镇将。
    中山王元英征讨义阳,傅永是宁朔将军.统军,他担当包围任务来阻遏义阳的南门。齐将马仙琕扎营相连,逐渐挺进,谋划着解救围困。傅永于是分出一部分军队给长史贾思祖,命令他坚守兵营堡垒,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南迎击马仙琕。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敌阵,于是大败敌军,马仙琕烧毁营寨卷起盔甲逃跑。中山王说:“您受伤了!还是回营寨吧。”傅永说:“以前汉高祖摸着脚趾头,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伤了。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贼寇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于是和众将士一起追赶敌人,深夜才回。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将士没有不认为这件事情是豪壮的。
    后来他担任恒农太守,但这不是他心里所喜欢的职务。当时,中山王元英向东征伐钟离,上奏请求让傅永担任将军,朝廷没有接受。傅永常常说:“东汉的马援.西汉的赵充国,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唯独我这老将被拘束在这里!”但他在管理人方面不太擅长,所以在任时没有特别好的名声。后来担任南衮州刺史。年纪已经过了八十,还能驰骋射箭,骑马挺矛,经常避讳说老,总说自己是六十九岁。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傅山。字青主,阳曲人。六岁,啖黄精,不谷食,强之,乃饭。读
  • 下一篇: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
  • 【评论列表】

    【推荐文章】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论毅力

    【原文】 论毅力 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 论琴

    【原文】 论琴 高濂 ①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

  • 待漏院①记

    【原文】 待漏院①记 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

  • 催科①

    【原文】 催科① [明]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 雹神

    【原文】 雹神 蒲松龄 王公筠仓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甫登舟,即有一...

  • 【最新文章】

  •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
  • 苏颋,少有俊才,一览千言。弱冠举进士,授乌
  •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
  •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
  • 鸣机夜课图记
  •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
  • 明公恕斋尝为献县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时,有
  • 盛寅传
  •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
  • 沈贞甫墓志铭(节选)
  • 《论语》选段
  • 论毅力
  • 论琴
  • 孙宝字子严,颖川鄢陵人也。以明经为郡吏。御
  •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昊伏波将军秀之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