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公子闻赵有处士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742  浏览:

【原文】
    公子闻赵有处士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从此:自此以后
    B.公子妄人耳    妄人:狂妄的人
    C.平原君乃免冠谢    免冠:脱下帽子
    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面目:脸色、面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①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①平原君闻之,谓其大人曰    ②问其深,则其好者不能穷也
    D.①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②臣请为王言乐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    指代魏公子“从此两人游,甚欢”
    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不我欲也    指代“毛公”、“薛公”
    C.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指代“秦日夜出兵东伐魏”
    D.平原君门下闻之    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公子天下无双”的一组是
    ①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②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③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④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
    ⑤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⑥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思贤若渴,他悄悄步行往见身处“博徒卖浆者流”的毛公、薛公,并成了了二人的真正朋友。
    B.信陵君所见的毛公、薛公被平原君斥为荒唐之人,这使信陵君改变了对平原君的看法,并整装离他而去。
    C.信陵君礼贤下上的行为感动了平原君的门客,他们纷纷离开自己的主人而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
    D.魏国危急,魏王使使往请信陵君,众多门客都不敢劝其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劝,使他离赵救魏。
    6.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都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3分)
    译文:
    (2)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2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C
    A项:“从此”在这里是两个词,跟随这(两个人);B项:“妄人”,这里应该理解为“糊涂、荒唐的人”;D项:“面目”,在这里是“面子、颜面”的意思。
    2.C
    两句中的“其”字,前一个是人称代词,他的,后一个是指示代词,那些;A项:两个“以”字,都表示承接关系;B项:两个“乃”字都表示转折关系;D项:两个“为”字,都是介词,相当于给、替)
    3.D
    这里的“之”称代的是平原君误解信陵君这件事
    4.C
    本题可用排除法。④表明信陵君门客不敢劝说他的原因,⑤是毛、薛二公劝说信陵君的话,排除包含这两句的选项,就只有C项正确了。
    5.B
    平原君耻笑的不是毛、薛二公,而是信陵君;另外,“整装离他而去”的说法也欠妥当,因为从后面看,信陵君只是准备离开。
    6.郗超和谢玄两人的关系不好。苻坚想灭掉东晋,已经吞掉了梁州和岐山,又准备侵入淮南一带。在这紧急之时朝廷议定派谢玄统兵北伐,人们当中(对此)很有不同的看法。只有郗超说:“这个人一定能成就大事,早先我曾和他一起在桓温军府中供职,看到谢玄用人都能做到人尽其才,即使是很小的任务,也要任用合适的人去做。我因此举荐他,也许他会立功的。”后来大功已成,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并敬重他不因个人爱憎埋没人才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译文
    魏公子听说赵国有隐士毛公隐居在赌徒群中,(又有)薛公隐居在卖酒人的家里。魏公子想要会见这两个人,两人主动躲起来,不肯会见公子。魏公子知道了他们隐藏的地方,就秘密地步行前去,跟这两个人交往,彼此非常融洽。平原君听说这件事,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您的弟弟(信陵)公子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人物),现在我听说他竟然随便跟赌徒和卖酒浆的人交往。公子是个糊涂人罢了。”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魏公子。魏公子就告别平原君夫人要离开(赵国),说:“当初我听说平原君贤能,所以辜负了魏王而救援赵国,来满足平原君的心意。但平原君和人们的交游,只是一种装饰门面的壮举罢了,并不是为了寻求贤士。我在大梁的时候,时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到了赵国以后,唯恐不能见到他们。像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如今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当作是羞耻的事情,恐怕真不值得和他交朋友了。”于是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全部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就脱掉帽子谢罪,坚决挽留魏公子。平原君的门下客听说这件事,半数人离开平原君来归附魏公子。天下的士人又前往归附魏公子,魏公子使平原君的门客都到自己门下来了。
    魏公子留居赵国十年不回国。秦国听说魏公子在赵国,日夜加紧派兵东去进攻魏国。魏王忧虑这件事,派遣使者去请魏公子回国。魏公子害怕魏王怨恨他,就告诫门下客:“有谁敢替魏王的使者通报的,处死。”宾客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没有谁敢劝告公子回国。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重视,声名传闻到各国,只因为有魏国。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不同情,假使秦军攻破大梁,毁坏先王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站立在世上呢?”话还没有说完,公子立刻变了脸色,吩咐准备车马赶快启程回去解救魏国。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公孙弘
  • 下一篇:龚氏世耕谷升之里,至春所公,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为诸生时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