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2日  更新时间:2023年8月2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748  浏览:

【原文】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尚节亭记>>刘基)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问题】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    备:很充分
    B.故让国,大节也    让:辞让
    C.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鲜:很少
    D.或以之比德而自励    比:比较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岂徒为玩好而已    而又与吾徒游
    B.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莲取其出污而不染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佩以玉,环以象    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
    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节”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
    ②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
    ③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④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⑤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
    ⑥故让国,大节也
    ⑦好植竹,取其节也
    ⑧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A.①⑦⑧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④⑤⑧
    18、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义的,不仅仅是好玩,所以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
    B.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会稽黄中立能以“尚节之亭”明志,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
    C.泰伯、子思能守大节,而同样的事,季子、曾子却不能做到适宜,所以节操对人来说是很难表现到恰到好处的,要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
    D.《礼记·中庸》认为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刘基这些人交游,恰好说明,为人在世在做事前预先计划的必要性。
    19、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3分)
    译文:
    ②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5、D(比拟)
    16、B(A、副词,只,仅仅/代词,这些人
    B、连词,却
    C、连词,就/才
    D、介词,用/目的连词,来)
    17、C(①②③⑧中“节”取实义,④⑤⑥中“节”取虚义,⑦二者兼而有之)
    18、D(是《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的,不是“《礼记·中庸》认为”的)
    19、①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操,是人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的,于是有了中庸的(标准)。
    ②《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
  • 下一篇:古砚说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