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788  浏览:

【原文】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有人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钭,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记一》)

【问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漂母见信饥,饭信    饭:给饭吃
    B.数以策干羽,羽不用    干:冒犯。
    C.居一二日,何来谒王    谒:拜见。
    D.王素慢无礼    素:向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韩信“素怀大志”和“才智超群”的一组是(    )
    (问题丢失)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初韩信家中贫困,常常跟随熟人混吃闲饭,许多人都嫌弃他。曾有一位洗衣物的妇人看韩信可怜,拿出自己的饭给他吃。韩信感激地向妇人表示,将来出头之日一定会重重报答,妇人生气地斥责了他。
    B.淮阴屠户里有恶少欺侮韩信说,你若不怕死,就刺杀我;怕死的话,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韩信盯住恶少思索良久,还是从恶少胯下爬了过去。这表现出早年韩信不敢与恶势力斗争的思想性格。
    C.韩信开始跟随项梁时没有什么名气。汉王入蜀之后,韩信离楚归汉,仍旧没有声名。直到滕公见韩信临刑不惧,据理反诘,感到此人与众不同,告知汉王,汉王才任命韩信做了治粟都尉,但仍未感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D.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萧何对他的才干大为赞赏。萧何在汉王面前力荐韩信,劝谏汉王如果要夺取天下,韩信是唯一可以计谋大事的人。汉王最终听从了萧何的建议,以隆重的礼仪任命韩信为大将。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译文:
    (2)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译文:

【参考答案】
    8.B(干:求取)
    9.C
    10.B(韩信胸怀大志,在困境中忍受“胯下之辱”,这里是对韩信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一种肯定。)
    四、(23分)
    11.(10分)(1)滕公认为他的话很奇特,他的容貌很雄壮,就释放了他不杀。译出大意给2分,“奇”“壮”“释”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韩信揣摩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汉王仍然不用自己,于是也跟着逃走了。译出大意给2分,“度”“数”“王不我用”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里贫穷,也没有善行,既不能被推选为地方官吏,又不会做买卖来维持生活,经常跟随熟人到家里吃闲饭,很多人厌恶他。有一次韩信在城下河沟里钓鱼,有一个漂洗衣物的妇人看到韩信忍饥挨饿感到可怜,就拿饭给他吃。韩信很高兴,就对漂洗衣物的妇发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妇人恼怒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个少父而给你饭吃,难道希望你报答吗!”淮阳的屠户里有个恶少欺侮韩信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实际上你内心胆小得很。”于是恶少当众侮辱他说:“韩信,你不怕死就用刀剑刺死我;怕死的话,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于是韩信盯了恶少很久,低头从恶不裤裆下爬过去。满街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很胆怯。项梁带兵渡过渡水,韩信带着刀剑投靠他;在项梁的旗帜下作战,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之后,他又投靠项羽,项羽任用他的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进献奇策,项羽都不采用。汉王到蜀地时,韩信离楚归汉,仍然默默无名。他担任管理粮仓的连敖,因犯罪应当斩首;同案犯十三人都已经被斩首,轮到韩信,韩信于是抬头仰视,刚好看到滕公夏侯婴,韩信就说:“君王不是要统一天下吗,他为什么要杀壮士呢?”滕公认为他的话很奇特,他的容貌很雄壮,就释放了他不杀;和他交谈之后,非常高兴,就向汉王报告。汉王子是封他为治粟都尉,也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之处。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很惊奇韩信与众不同。汉王到达南郑时,许多将领和士兵们都唱着感伤的歌,想要东归回乡,很多人在途中逃走。韩信揣度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举荐过他,汉王仍然不用自己,于是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自己追赶韩信。有人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非常恼怒,好像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既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为什么要逃走?”萧何说:“臣不敢逃走,我是追那逃走的人回来罢了。”汉王说;“你追的是什么人?”萧何说:“是韩信”。汉五又骂道:“将军们逃走的几十个,你都不追,却去追韩信,你在骗我吧!”萧何说:“那些将军们很容易得到,至于象韩信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国家唯一的奇士。大王如果要永远做汉中王,那就不必任用韩信;大王如果要夺限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人可以一起谋计大事的。只看大王的主意如何决定了!”汉王说:“我也想向东发展,怎么能够郁闷地长久留下来;如果不能够重用韩信,他终究会逃跑的。”汉王说:“我就看在你的情面上任命他为将。”萧何说:“即使任命他为将,他还是不会留下来。”汉王说:“那就任命他为大将。”萧何说:“非常荣幸!”于是汉王要召见韩信,拜他为大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对人简慢不讲礼貌,现在任命韩信为大将,就要选择个好日子,沐浴斋戒,在广场上设个土坛,准备好拜将的礼仪,才可以。”汉王答应了他。将领们都很高兴,每个人都自认为要被任命为大将。但到了任命大将的时候,却是韩信,大家都很惊奇。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
  • 下一篇: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 【推荐文章】

  •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

    【原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

  • 公孙弘

    【原文】 公孙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尚交游,以不肯...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狄仁杰果敢有为

    【原文】 狄仁杰果敢有为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

  • 【最新文章】

  •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
  • 曲周侯郦商者,高阳人。陈胜起时,商聚少年东
  •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
  • 息争
  • 喜燕亭记
  • 夏侯婴
  •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
  •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
  •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
  •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
  • 于慎行,字无螈,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