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790  浏览:

【原文】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①,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
    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
    我退而思天下
    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
    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
    注①厩刍:草料。

【问题和参考答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复执论    执:坚持
    B.休直方不务进趋    务:致力于
    C.帝不能夺    夺:使……改变
    D.吾用休,社稷计耳    计:计策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答案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韩休任虢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虢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韩休因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
    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
    答案C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译文:
    (2)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译文:
    答案(1)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却不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句中“岂为政哉”译成“难道是执政之道吗”,“所甘心焉”译成“也是心甘情愿的事”,也算对。)(2)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诏令。(句中“巨猾”译成“大奸”也算对。)
    译文
    韩休,京兆长安人。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唐玄宗当太子时,让他逐条回答有关国政的询问,和校书郎赵冬曦同时中乙科进士,提升为左补阙,担任主爵员外郎。后来提升到礼部侍郎,掌管诏书的起草。后离开朝廷做了虢州刺史。虢州是离东京、西京较近的一个州,皇帝乘车到虢州,常常收取草料税,韩休请求与其他郡均摊。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草料税而把它分给其他的州郡,这是守臣牟取私利啊。”韩休坚持争辩,属下劝说并担心他违背宰相的意思,韩休说:“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却不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最后,收取草料税的情况就像韩休请求的一样。因为母亲去世解除官职,(守孝期满)脱去丧服,做了工部侍郎,掌管诏书起草。后提升为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去世,皇帝命令萧嵩举荐能够替代的人,萧嵩认为韩休志行高远,于是提拔韩休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休直率、方正,不致力于官位的提升,当上了宰相后,天下一致称颂十分合适。万年尉李美玉有罪,皇帝将要把他流放到岭南。韩休说:“尉是小官,犯的不是大的罪恶。如今朝廷有大奸,请允许先治理。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倚仗您的恩宠,贪污受贿,住宅、车马超越法度,我请求先处置程伯献,然后处置李美玉。”皇帝不允许,韩休坚持争辩说:“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诏令。”皇帝不能使韩休改变。韩休坚决、正直大致如此。起初,萧嵩认为韩休软弱,能控制,所以引荐了他。韩休面临事情有时会指正萧嵩,萧嵩也不能说服他。宋璟听说后说:“没有想到韩休能这样,这是仁者的勇气啊。”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皇帝曾经在苑中打猎,有人大肆奏乐,稍微过分些,必定看着近臣问:“韩休知道吗?”一会儿就会有韩休的奏章送到。(皇帝)曾经对着镜子闷闷不乐。身边侍候的人说:“自从韩休入朝后,陛下没有一天是欢乐的,为何这样悲伤,不让他离开?”皇帝说:“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富裕了。况且萧嵩每每启奏事情,必定顺着我的意思,我退朝后想想天下,总是睡不安稳。韩休大量陈说治理国家的道理,大多责备我,但是我退朝后想想天下,睡觉必定安稳。我重用韩休,是为国家社稷考虑。”后来,(韩休)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被罢免。后提升为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县令。死时六十八岁,赠扬州大都督的称号,谥号为文忠。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太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 下一篇:韩延寿
  • 【推荐文章】

  • 论琴

    【原文】 论琴 高濂 ①高子曰: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故《记》曰君子无故...

  • 贺知章传

    【原文】 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察传

    【原文】 察传 《吕氏春秋》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

  • 察今

    【原文】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

  • 【最新文章】

  • 裴侠
  • 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也。其先自晋昌徙焉
  •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
  • 桃花涧修禊诗序
  •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
  •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
  • 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并以清德闻
  •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
  • 佟客
  • 顾宪之
  •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
  • 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病矣将何以教寡
  •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
  •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