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汉士择所从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794  浏览:

【原文】
    汉士择所从
    汉自中平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然非豪杰不能也。荀彧少时,以颍川四战之地,劝父老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彧独率宗族往冀州,袁绍待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其乡人留者,多为贼所杀。
    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独往荆州,刘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从本初,避争地也。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不去,谗慝将兴。”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为表所害。
    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柔举家适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见袁绍,谓其谋臣辛评等曰:“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与共济大难,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评等曰:“袁氏今最强,去将何之?”嘉不复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
    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袭曰:“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及天子都许,俨曰:“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遂诣操。
    河间刑颙在无终,闻操定冀州,谓田畴曰:“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畴曰:“颙,天民之先觉者也。”
    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策从之。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
    (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黩近    黩近:狎近
    B.柔举家适河北    适:到
    C.子盍去乎    盍:何不
    D.袁公多端寡要    寡要:少谋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去而从曹操
    惑而不从师
    B遂南之武陵
    卒之东郭墦间
    C钦数见奇于表
    莫不有求于王
    D遂委心服事焉
    青麻头伏焉
    答案B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汉士择所从”的一组是(    )
    ①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
    ②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
    ③嘉不复言,遂去依曹操
    ④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
    ⑤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
    ⑥策从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D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朝自从平定黄巾之乱后,天下动荡不宁,士大夫都在选择自己将要跟随的对象,以此来保全自己。
    B.郭嘉是一位有远见的汉士,他初次见到袁绍,就觉得袁绍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于是劝说袁绍的谋臣辛评离开袁绍。
    C.文章列举的一些汉士,更多的是投奔曹操,作者这样安排,可以更加突出这些汉士的远见卓识。
    D.作者对荀彧、和洽、高柔、郭嘉、杜袭、赵俨、繁钦、刑颙、吕范、周瑜、诸葛亮等汉士的选择都持肯定的态度。
    答案A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
    译文:
    (2)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
    译文:
    (3)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郡中士人高柔却认为张邈必然会乘机反叛,打算带领家乡人躲避一下。众人都认为曹、张二人关系很亲密,不同意他的看法。
    (2)我们所以一同来荆州,是想保全自己等待时机而已。你若表现才能不停止,就不要同我们在一起。
    (3)譬如同坐一船过海,一件事没做好,就可能翻船,同时受害,这也是为我吕范考虑,不只是为将军考虑啊!
    【参考译文】
    汉朝自灵帝中平年间爆发黄巾之乱,天下动荡不宁,士大夫都在选择跟随的对象,以此作为保全自己、避免祸害的长远大计,但是如果本人不是真正的豪杰之士,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荀彧年少时,因为颍川为战乱之地,他劝家乡人赶紧避难,家乡人多因怀乡不能离开。荀彧独自率领他的宗族前往冀州(今河北),当时占据冀州的袁绍待他用上等宾客的礼遇。但荀彧思量袁绍此人终究不会成就大业,就离开袁绍去跟随曹操。他的家乡人留在颍川的,大多数被强贼乱军所杀。
    袁绍派遣使者迎接汝南(今河南上蔡东南)的士大夫,和洽独自去了荆州,刘表待他用上等宾客之礼。和洽对人说:“我所以不跟从袁本初(袁绍字本初),是要避开争战之地。昏世之主,不可过分接近,久留不走,邪恶就会兴起。”于是南往武陵(今湖南常德市),那些留在荆州的,大多数被刘表杀害。
    曹操为兖州(今河南滑县东)牧,陈留(今河南陈留)太守张邈与他亲密友善。郡中士人高柔却认为张邈必然会乘机反叛,打算带领家乡人躲避一下。众人都认为曹、张二关系人很亲密,不同意他的看法。高柔把全家都迁到河北,张邈果然叛变曹操。
    郭嘉初次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等人说道:“明智的人将会慎重地衡量他的主人,袁公头绪很多,但不得要领,好为谋略,但不果断,这样的人难于与他共济大难,我要再次行动,另找新主人,你们怎么不走呢?”辛评等人说:“袁氏在当今天下是最强大的,离开他往哪儿去呢?”郭嘉不再说话,离开袁绍,去依附曹操。曹操召见他,与他谈论天下大事。郭嘉出门后说:“这才真正是我的主子。”
    杜袭、赵俨、繁钦因躲避战乱到了荆州,繁钦在刘表面前多次显露奇才。杜袭说:“我们所以一同来荆州,是想保全自己等待时机而已。你若表现才能不停止,就不要同我们在一起。”到汉献帝立都许昌,赵俨说:“曹镇东(曹操时为镇东将军)一定能够拯救华夏,我知道归顺谁了。”于是投奔了曹操。
    河间(今河北献县东)邢颙在无终(今河北蓟县),听说曹操平定了冀州,对田畴说:“听说曹公法令严明,百姓已经厌恶战乱了,乱到极点就会平定,我请求先去投靠他。”于是收拾行装回到家乡。田畴说:“邢颙,是天下士人中的先觉者。”
    孙策平定丹阳(今安徽宣城),吕范请求暂时让他兼任丹阳的都督。孙策说:“子衡(吕范字子衡)已有了大批人马,哪能再让您屈任小职位呢?”吕范说:“我现在舍弃故土而投靠您的原因,是要拯济时世,譬如同坐一船过海,一件事没做好,就可能翻船,同时受害,这也是为我吕范考虑,不完全只是为将军考虑啊!”孙策依从了他。周瑜听说了孙策的声誉,便与他推诚相结友好。及孙策死,孙权即位,周瑜认为孙权是可以与之共同成就大业的人,就一心为他服务了。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起用他。一见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为刘备服务。这些人都有如此的卓识远见,怎么会在乱世中遭受困厄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
  • 下一篇: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
  • 【推荐文章】

  • 超然台记

    【原文】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

  • 游黄山记

    【原文】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刘行

    【原文】 刘行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

  • 报刘一丈书

    【原文】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最新文章】

  • 国渊
  • 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
  • 吾庐记
  • 五丁开山
  •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
  • 卖酒者传
  • 盲者说
  • 汤琵琶传
  •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 唐河店妪传
  •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
  • 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幼沉默寡言,为儿时,
  •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
  •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
  •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