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太祖征孙权,表歆为军师。魏国既建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819  浏览:

【原文】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太祖征孙权,表歆为军师。魏国既建,为御史大夫。文帝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及践阼,改为司徒。
    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帝以安车征之。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转拜太尉。歆称病乞退,让位于宁。帝不许。临当大会,乃遣散骑常侍缪袭奉诏喻指曰:“朕新莅庶事,一日万几,惧听断之不明。赖有德之臣,左右朕躬,而君屡以疾辞位。夫量主择君,不居其朝,委荣弃禄,不究其位,古人固有之矣,顾以为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徇节,常人为之,不望之于君。君其力疾就会,以惠予一人。将立席几筵,命百官总己,以须君到,朕然后御坐。”又诏袭:“须歆必起,乃还。”歆不得已,乃起。
    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子表嗣。(选自《三国志·华歆传》)

【问题和参考答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洁身徇节,常人为之    徇节:为保全节操而死
    B.命百官总己,以须君到    总己:各管自己的职事
    C.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    绍:陈述
    D.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衅:祸乱
    答案C
    解析“绍”在文中是“继承”的意思。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惧听断之不明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君其力疾就会,以惠予一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须歆必起,乃还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答案D
    解析A助词/动词B测度语气副词/反诘语气副词C才/就D均为介词“对”
    10.华歆的上疏称为《止战疏》下列对其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鼎立局面业已形成,“二贼”依托险要的地势尚可自保,当前应该收揽民心,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
    B.应该把治国放在首位,讨伐放在第二位,不能本末倒置。而治国的核心是民众的安居乐业,只有这样,国人欢迎,东吴、西蜀的民众也会拖儿带女地前来投奔。
    C.对当朝的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既是出于对民众的关怀爱护,也是为了保护社会生产力,从而保证国家的强大繁荣,为以后统一国家做准备。
    D.华歆认为统一中国的大业当然要完成,但是欲速则不达,需要静待时机。这个观点跟魏明帝以至《出师表》中诸葛亮对战争形势看法还存在较大分歧。
    答案D
    解析魏明帝在看《止战疏》时,也感慨道:“两位先祖(指曹操、曹丕)为消灭西蜀、东吴两个政权毕生
    操劳,尚且没有收复,我哪敢说自己比先祖的才能高,就一定能使他们灭亡吗?”显然,这一对君臣对战争
    形势判断是一致的。
    11.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
    ⑵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
    答案⑴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持时机才偶尔一用。
    ⑵祖父、父亲两人为消灭他们毕生操劳,尚且不能平定。我怎敢夸耀自己(比先祖的才能高),认为自己一定
    能灭亡他们呢!
    【参考译文】
    华歆字子鱼,是平原郡高唐县人。曹操证讨孙权时,奏清皇帝任命华歆为军师。魏国(曹操受九锡封为魏王)建立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任魏王时,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曹丕代汉称帝后,改任相国为司徒。
    黄初年间,曹丕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魏明帝即位,封华歆为博平候,后改任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在设筵大会朝臣时,派散骑常侍缪袭持诏书宣喻华歆:“朕新接手这些烦杂事务,一日万机,怕的是难分辨是非并做出错误的决断。幸好有有德操的大臣们在朕左右,而您却屡屡以病推辞。量主择君,不肯做官,抛弃荣禄,不就其位者,古人的确曾有过,但周公、伊尹则不然。洁身自好为国家死节的事,是其他人应该做的,但我不敢让您也那样。您应该克服病痛的困扰参加朝会,施惠泽于朕。(朕)将让凳子空着,站在筵席前,命令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来等待您的到来,(只有那时)朕才能落座。”又特别叮咛缪袭:“必须在华歆起身赴会时,你才能回来。”华歆不得已,只好赴会。
    太和年间,派遣曹真从子午道出兵伐蜀,皇帝也亲临许昌(阅兵以壮行色)。华歆上书说:“自兵乱以来,已经二十多年了,我魏国承奉上天之命,陛下以至高之德,正逢成王、康王的处境,应该成就一代盛世,步尧、舜、禹三王的足迹。虽然今天有二贼(东吴西蜀)凭险割据,如果我们坚持民本思想,使与民休养生息的仁政发扬光大,那么,敌方民众也会被感动,势必抱着小孩,背着行李前来投奔。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持时机成熟,我望陛下能把精力集中在治国之道,把讨伐作为后事。况且若出兵讨伐,需千里运粮,这在军事上则处被动;而越过天险深入敌后,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就说今年征兵征差这件事情,已经对农业蚕桑业造成重大损失。治理国家者,是以民众为基础;民众把穿衣吃饭看成天大的事情。能使中国无缺衣乏食、饥寒交迫的祸患,百姓没有离乡背景、四处逃难的冤苦,那是举国的大幸大福。至于二贼的祸乱,可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等待时机。我忝居宰相之位,年老与疾病日甚一日,像犬马那样奔波的生命也即将结束,恐怕不再能侍奉和问候陛下,生命将尽,不敢不竭尽属下的忠诚,希望陛下仔细思考,做出决断。”魏明帝(看过《止战疏》后)派人告诉华歆说:“对您能深思熟虑国家的大政方针,朕非常佩服,贼依凭秦岭长江分裂国家,祖父、父亲两人生前一直为消灭他们而不辞劳苦,也没有平定。朕岂敢以为自己比祖辈能行,吹嘘必然能踏平他们!军事将领们认为,不把二贼一一消灭,是无端地自取凋敝,所以朕才检阅军队窥察时机准备出兵。(但是)如果时机不到,周武王曾休兵罢战的先例,就是借鉴,朕以非常谨恭的心情,决不会忘记您的劝戒。”适在此时,秋雨连锦,魏明帝下诏令曹真退军。太和五年华歆亡故,皇帝追赠为敬侯,儿子华表袭其爵位。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华佗传(节录)
  • 下一篇: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
  • 【推荐文章】

  • 刘行

    【原文】 刘行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

  • 报刘一丈书

    【原文】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浣花溪记

    浣花溪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

  • 苏辙传

    【原文】 苏辙传 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

  • 苏武

    【原文】 苏武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 【最新文章】

  •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太祖征孙权,表歆
  •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
  • 卫鞅
  • 卫绾
  • 雷于粤
  •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
  • 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
  • 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祖
  •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
  •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
  • 刘义隆
  • 刘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陕西皆度支领
  • 刘行
  • 毕少董言,国初修老子庙,庙有道子画壁,老杜
  •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