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8日  更新时间:2023年8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942  浏览:

【原文】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李渊)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时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或请籍铣将拒战者赀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百姓既受驱逼,拒战岂其所愿?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等,靖承制授其官爵。凡所怀辑九十六州,户六十余万,优诏劳勉。太宗嗣位,拜兵部尚书。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

【问题】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遣靖安辑之    辑:安抚
    B.军无私焉    私:偏私
    C.降而籍之    籍:籍没,抄家
    D.突利可汗不虞于靖    虞:预料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C.可汗仅以身遁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1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②至江陵,屯营于城下
    ③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④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⑤潜令间谍离其心腹
    ⑥靖进击定襄,破之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靖从小就有文才武略和远大志向。他看到李渊有经营天下的志向,就自己锁住
    城门,上奏请求变革,将到扬州去见炀帝。李渊抓住他,要杀他,他豪言壮语解
    脱了自己。
    B.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命李靖平定。李靖在夔州集结军队,趁秋汛涨水、三峡路险、萧铣放松防备之机,迅雷不及掩耳,打败萧铣。又采用宽大政策,使江汉
    一带纷纷投降。
    C.平定萧铣后,李靖又越过南岭,由于他采取了正确地招抚策略,秉承皇帝旨意授予当地大首领适当的官爵,使岭南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人民归入唐朝版图。
    D.太宗准备对突厥用兵,任命李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他率领骁骑三千,出敌不意,
    插到恶阳岭,使敌人十分惊慌,最后克复定襄,威震北狄,受到太宗的称赞。
    第Ⅱ卷(主观题,共111分)
    四、(20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2分)
    译文:
    (2)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3分)
    译文:
    (3)拒战岂其所愿?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0.B(私指私下掳掠)
    11.A(A都表转折。B前者是如果,后者是这样。C前者表凭借,后者表承接。D前者构成所字结构,后者表被动)
    12.C(①表志向,③表现李靖的政策观念)
    13.A(对“自锁上变”的意思理解错误,应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到朝廷报告重大事变,实际是要向隋炀帝揭发李渊有反叛之心)
    14.(1)高祖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放了他。
    (2)即使他们知道了我的行动,匆忙征调军队,也没有办法应对我们,这样他们一定会成为俘虏的。
    (3)(百姓)抵抗和作战难道是他们自己的心愿吗?(我们)应当发扬宽大为怀的道义,来抚慰远近百姓的心。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青少年时代,就很有文武才略。常对其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能遇到英明的君主和大好的时机,就一定能建功立业,以取得富贵”。李靖起先在隋朝做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郡丞。适逢唐高祖李渊在塞外攻击突厥,李靖察觉李渊有夺取天下的意图,因而想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市)隋炀帝那里去告发李渊,路过长安,因道路不通没有走。李渊攻克长安,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声叫着说:你既起义兵,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杀壮士呢?唐高祖觉得这话说得很有气魄,唐太宗又坚请赦免,高祖就放了他。太宗不久就把李靖召入幕府。
    萧铣占据荆州称帝,高祖派李靖去平定他。那年八月,大军集中夔州(四川奉节)。萧铣以为时值秋汛,“江水大涨,三峡道路险塞,李靖一定不能前进,因此,就休整军队,不加防备。九月,李靖就率军前进,将进峡中;将领们都请求暂停进军,以待水退。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现在我们兵力刚集中,萧铣还不知道。若乘涨水时机,突然进至其城下,这就叫迅雷不及掩耳,这是兵家的上策。纵使敌人知道了,仓促征集军队,也无法对付我们,这样做必定能取得胜利”。进军到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南)萧铣的将领文士宏,率领精兵儿万人,屯住清江(今湖北宜都夷水入江处)。李靖发兵出击,大破敌军。到了江陵(今湖北江陵),驻屯在城下。萧铣极为恐惧,紧急中才开始向江南各地征集兵力,果然各路军队都未能赶到。李靖又击破了萧铣的骁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获带甲士卒四千余人,并部署兵力围攻萧铣所据守的江陵城。第二天,萧铣派使臣来请降。李靖进城,号令严肃,军队没有不当行为。
    这时许多将领都请求孝恭说:“萧铣的将帅中,因抗拒官军而战死的,罪大恶极,请抄没他们的家产,用以犒赏将士。”李靖说:“帝王的军队,是吊民伐罪的正义之师。百姓受萧铣的驱使和逼迫,为其抗拒我军而作战,岂是他们所甘心情愿的?应该宽宏大量,以安定远近民心。敌人投降了,反而抄没他们的家产,这怕不是救民于水火的本意吧!只恐怕从此地再向南进军,各城镇都会坚守不降了,这绝不是好主意”。于是制止了将领们的要求。江汉之间各地听到这个消息,都争先投降。李靖因功被授与上柱国称号,封永康县公(唐代永康在今浙江永康)诏命检校荆州刺史。按制度拜授后,又越过五岭到桂州(今广西桂林),派人分道招降抚慰,该地大头目冯盎等,李靖按制度授与其官爵。共招抚平定了九十六州,民六十余万户。唐太宗接位后,任命李靖为兵部尚书。
    突厥各部叛离,朝廷准备进攻,以李靖为代州道(今山西五台山地区,治在今雁门)行军总管,带领勇健骑兵三千人,从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出敌不意地直趋恶阳岭(今山西定襄南),进迫突厥。突利可汗没有预料到李靖这次行动,见官军突然来到,十分恐惧,相互说:“唐军若不是用全国军队大举来攻,李靖怎敢这样孤军深入呢?”因而一天之内,多次惊扰。李靖侦知这种情况,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之人,使突利可汗所亲近的康苏密来降。贞观四年,李靖攻破定襄(今内蒙自治区清水河),突利可汗只身脱逃。唐太宗曾对李靖说:“汉代李陵带领步兵五千人进击匈奴,不免兵败投降。但还得到史书留名。你用三千轻骑兵,深入突厥之城,克复定襄,威振北方异族,这是古今所没有过的,足以报当年渭水之役的仇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
  • 下一篇: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