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959  浏览:

【原文】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后从袁傪讨袁晁、陈庄二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自良谓防曰:“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劳自旋。俟其返,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候。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宗欲以自良代燧。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布帛米粟有差。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问题和参考答案】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战功累授右卫率    累:多次
    B.二垒厄其归路    厄:切断
    C.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稍:稍微
    D.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    多:赞美
    答案:C
    解析:稍:逐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德宗欲以自良代燧/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乃授右龙武大将军/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答案:B
    解析:A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对于”。B项,都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用”,第二个是介词“因为”。D项,第一个是副词“于是,就”,第二个是连词“却”。
    11.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李自良“战略眼光”的一组是(    )
    ①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
    ②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
    ③虏求战不得,师劳自旋
    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
    ⑤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①是交代李自良跟从能元皓的事,没有体现战略眼光。⑤是叙述李自良遵循法规,不对人施以暴戾的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定安禄山叛乱时,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征战,因为战功卓著,被提拔为右卫率。
    B.薛兼训死后,李自良做了鲍防的牙将。焦伯瑜因未听从李自良的建议,导致与回鹘作战失败。
    C.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深受元帅马燧的信任。在多年的征战中,他辅助马燧成就了许多功名。
    D.德宗非常欣赏李自良,想用他代替马燧的职务,李自良以长时间做马燧下属的理由诚恳地拒绝了。
    答案:B
    解析:元帅鲍防未听从李自良的建议导致焦伯瑜的失败。
    13.翻译下列句子。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1)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关键词:固、一、齐)
    (2)项伯于是在夜晚跑到沛公军中,偷偷约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他。(关键词:夜、之、具,介宾短语后置)
    (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李自良,是兖州泗水人。起初,安禄山叛乱,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因战功多次加授直到右卫率。后来跟从袁傪讨伐袁晁、陈庄两个叛贼,屡建军功做到试殿中监,隶属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薛兼训改任去镇守太原,李自良从随行,授任河东军节度押衙。薛兼训死后,鲍防代替他,李自良又侍奉鲍防做了牙将。当时恰巧赶上回鹘入侵,鲍防命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率兵迎击他们。李自良对鲍防说:“回鹘远道而来寻求交战,我们不能和他们争高下。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两座保垒,派兵驻守在那,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等到他们撤退时,我们再出兵袭击,即使不会大胜,虏兵也会狼狈不堪。目前,设置两座堡垒切断他们的归路,这是上策。”鲍防没有听从,督促焦伯瑜、杜荣国迎战,在百井与回鹘军遭遇。焦伯瑜、杜荣国大败而归,李自良因为这件事逐渐出了名。
    马燧代替鲍防为帅,上奏朝廷任命李自良为代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兼任军候。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马燧非常信任他。建中年间,田悦反叛,马燧与李抱真向东讨伐;李自良经常为河东大将,冲锋陷阵,打败田悦。等到在河中讨李怀光的时候,李自良专任河东军都将,前后所立战功最多。马燧所建立的功名,大都是由于李自良辅助的结果。
    贞元三年,李自良随从马燧入朝,朝廷罢免了马燧的兵权,德宗想用李自良代替马燧。李自良用长久侍奉马燧的理由诚恳推辞,不想代替马燧做军帅,受到舆论的赞美,于是任为右龙武大将军。德宗因为河东接近胡戎,挑选合适的人选任节帅很困难,第二天,李自良前来谢恩,皇上对他说:“你为马燧保存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是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有人能够替代得了你。”当天授予他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所九年,因为简约勤俭恪守职责,军民悦服。李自良虽然是军人出身,行动都遵循法规,一般不对人施以暴戾。十一年五月,死在军中,时年六十三岁,皇上感到非常痛惜,为他停止朝会一天,追赠为左仆射,赐给丧葬布帛米粟等物。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
  • 下一篇:吏道
  • 【推荐文章】

  •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

    【原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 新罗国君死,诏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

  • 公孙弘

    【原文】 公孙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尚交游,以不肯...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狄仁杰果敢有为

    【原文】 狄仁杰果敢有为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

  • 【最新文章】

  • 吏道
  •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
  •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
  •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居下邳,为任侠。项
  •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新罗国君死,诏拜侍
  • 徐有功
  • 哀穆先生文并序
  •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
  •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
  • 薛祥,字彦祥,无为人。从俞通海来归。俞通海
  •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
  • 公孙弘
  • 公子闻赵有处士
  •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
  •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