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字仲晦。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
作者:未知 文章ID:29984 浏览:
【原文】
刘秉忠,字仲晦。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后弃而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邀与俱行。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大爱之。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癸丑,从世祖征大理。明年,征云南。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他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十一年,扈从至上都。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有文集十卷。
【问题和参考答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气英爽不羁 羁:拘束
B.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 除:去掉
C.帝宠任愈隆 隆:高贵
D.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甄:鉴别
答案C
2.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刘秉忠被元世祖“宠任”的一组是( )
①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②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③言无不听④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⑤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⑥有文集十卷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秉忠年少时很聪颖好学,青年时曾当过一段僧人,这些都对他日后辅佐元世祖有一定的影响。
B.癸丑年,刘秉忠跟随元世祖攻打大理。己未年,跟随元世祖攻打南宋。至元四年,宗庙宫室建成。
C.刘秉忠心地善良仁爱,多次劝元世祖好生不妄杀,保护了不少生灵。他有慧眼,经他推荐的人才,以后都成为名臣。
D.刘秉忠生活俭朴,做高官前后都清静淡然,吃粗茶淡饭,爱好读书,常常吟咏自乐。
答案B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论天下事如指诸掌。
译文:
(2)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译文:
答案(1)(刘秉忠)谈论天下大事就像在手掌中指点着它们一样。
(2)(刘秉忠)采取祖宗旧有的典章制度,把适宜当时的古代制度加入其中,分条列出来使元世祖知道。
【参考译文】
刘秉忠,字仲晦。生来风姿卓越出众,志气豪迈爽朗,不拘一格。八岁入学,每天诵读几百字的文章。十七岁时,在邢台节度使府中担任属官来供养自己的父母。后来舍弃职务隐居在武安山中。过了很久,天宁的虚照禅师派徒弟招他去做了和尚。元世祖还没有登基时,海云禅师被他召见,海云禅师邀请刘秉忠和他一起去。他们见到元世祖后,刘秉忠的应答很让元世祖满意,多次被咨询和垂问。刘秉忠谈论天下的局势就像把它们放在手掌中指点一样。元世祖十分喜爱他。过了几年,他回家奔父丧,元世祖赐给他百两银子作为丧葬费用,还派人把他送到邢州。等他守孝期满脱掉丧服后,又被元世祖征召,奉旨回到和林。刘秉忠所上奏折的字数多达数千百字,元世祖非常赞赏,采纳了他的建议。
癸丑年他跟从元世祖征讨大理。第二年,征伐云南。他常常说天地有好生之德,以王者的英明神武不该滥杀无辜,所以在攻克城池的时候,元世祖没有随随便便乱杀一个人。己未年跟从元世祖攻打宋朝,再次在元世祖面前极力陈说在云南时说的话,所到之处,他保全的人命不可计数。
中统元年,元世祖即位,向刘秉忠询问治理天下的大道理和管理人民的好办法,秉忠采取祖宗旧有的典章制度,把适宜当时的古代制度加入其中,分条列出来使元世祖知道。于是元世祖颁布诏令建元纪岁,设立中书省、宣抚司。前朝原先的官员、山林中的隐士都被录用了,人文事务都焕然一新。
刘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情无论大小,凡是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的,知道了的就没有不说的,说了的,皇帝没有不听的,皇帝对他的喜爱和信任越来越重了。饮宴休闲时也常向他询问,他经常推荐一些可以作为人才来使用的人,凡是他甄别选拔的人,日后都成为著名的大臣。
至元初年,皇上让刘秉忠在桓州以东滦水以北勘查地形,在龙冈修建了一座城池,三年之后竣工,名字叫开平。继而又将这座城晋升为上都,而把燕作为中都。至元四年,又命令刘秉忠修建中都城,才开始建立了宗庙和宫殿。至元八年,刘秉忠上奏元世祖建立国号叫大元,并且把中都作为大都。其他像颁赐官服、制定朝廷礼仪、确定俸禄标准、制定官吏制度,都是刘秉忠发起操办的,而成为一代既定的规章制度。
至元十一年刘秉忠随驾到达上都。那年秋天八月,刘秉忠端坐着无疾而终,终年五十九岁。
刘秉忠从小喜欢学习,到老年也没有改变。虽然已经做到大臣中最高的位置,然而每天过清静生活,吃粗茶淡饭,和过去的日子没有区别,经常靠吟诗而自得其乐,他的诗萧疏散淡,和他的为人很相像。有十卷文集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