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初,(马援)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①,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0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2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062  浏览:

【原文】
    初,(马援)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②,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③。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龙伯高、杜季良都是当时的名士。
    ②口无择言:说出的话均可挑剔。
    ③清浊无所失:不管人品如何,一概结交。

【问题】
    20.(1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    】》被称为“前四史”。
    21.(3分)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马援的两个侄子喜欢议论别人的过失,不尊重父母,因此马援写信训诫他们。
    B.在马援看来,指摘别人的过失以及议论国家大事,是不可容忍的罪过。
    C.在马援看来,“豪侠好义”、“清浊无所失”既是杜季良的优点,也是缺点。
    D.马援认为像杜季良这样的人是不值得效法的。
    22.(2分)文章划线句中的“鹜”用来比喻的是【    】;“狗”用来比喻的是【    】。(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23.(4分)结合本文的内容,对马援这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20.《三国志》(1分)
    21.C(3分)
    22.谨敕之士;(天下)轻薄子。(2分)
    23.就这封信的内容看,马援最憎恶的是“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他希望自己的侄子能够效法龙伯高,而不要学杜季良“清浊无所失”。由此可以看出,马援是一个敦厚谨慎、洁身自好的人。(联系文章内容2分,写出马援为人2分,共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
  • 下一篇:马中锡,字天禄,故城人。父伟,为唐府长史,以直谏忤王,械送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