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初,(马援)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①,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5月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062  浏览:

【原文】
    初,(马援)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②,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③。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龙伯高、杜季良都是当时的名士。
    ②口无择言:说出的话均可挑剔。
    ③清浊无所失:不管人品如何,一概结交。

【问题】
    20.(1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    】》被称为“前四史”。
    21.(3分)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马援的两个侄子喜欢议论别人的过失,不尊重父母,因此马援写信训诫他们。
    B.在马援看来,指摘别人的过失以及议论国家大事,是不可容忍的罪过。
    C.在马援看来,“豪侠好义”、“清浊无所失”既是杜季良的优点,也是缺点。
    D.马援认为像杜季良这样的人是不值得效法的。
    22.(2分)文章划线句中的“鹜”用来比喻的是【    】;“狗”用来比喻的是【    】。(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23.(4分)结合本文的内容,对马援这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20.《三国志》(1分)
    21.C(3分)
    22.谨敕之士;(天下)轻薄子。(2分)
    23.就这封信的内容看,马援最憎恶的是“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他希望自己的侄子能够效法龙伯高,而不要学杜季良“清浊无所失”。由此可以看出,马援是一个敦厚谨慎、洁身自好的人。(联系文章内容2分,写出马援为人2分,共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
  • 下一篇:马中锡,字天禄,故城人。父伟,为唐府长史,以直谏忤王,械送
  • 【推荐文章】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最新文章】

  • 初,(马援)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 金圣叹先生传
  • 金人迫弁①仕刘豫,且怵之曰:“此南归之渐。
  • 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
  • 黄宗羲,字太冲,馀姚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
  • 黄忠端公①
  •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
  • 陈群字长文,熲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
  •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
  • 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中明法科。靖康末
  • 欧阳修
  • 欧阳頠,字靖世,长沙临湘人也。为郡豪族。祖
  •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
  • 君子之自行
  • 九疑山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