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任圜,京兆三原人也。为人明敏,善谈辩,见者爱其容止,及闻其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159  浏览:

【原文】
    任圜,京兆三原人也。为人明敏,善谈辩,见者爱其容止,及闻其论议纵横,益皆悚动。李嗣昭节度昭义,辟圜观察支使。
    梁兵筑夹城围潞州,逾年而晋王薨,晋兵救潞者皆解去。嗣昭危甚,问圜去就之计,圜劝嗣昭坚守以待,不可有二心。已而,庄宗破梁夹城,闻圜为嗣昭画守计,甚嘉之。由是,益知名。其后嗣昭与庄宗有隙,圜数奉使往来,辨释谗构,嗣昭卒免于祸,圜之力也。
    张文礼弑王熔,庄宗遣嗣昭讨之。嗣昭战殁,圜代将其军,号令严肃。既而,文礼子处球等闭城坚守,不可下,圜数以祸福谕镇人,镇人信之。圜尝拥兵至城下,处球登城呼圜曰:“城中兵食俱尽,而久抗王师,若泥首自归,惧无以塞责,幸公见哀,指其生路。”圜告之曰:“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从轻。其如拒守经年,伤吾大将,一朝困竭,方布款诚,以此计之,子亦难免。然坐而待弊,曷若伏而俟命?”处球流涕曰:“公言是也!”乃遣子送状乞降,人皆称圜其言不欺。既而他将攻破镇州,处球虽见杀,而镇之吏民以尝乞降,故得保其家族者甚众。

【问题】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4分)
    (1)圜数以祸福谕镇人(    )
    (2)辨释谗构(    )
    (3)幸公见哀(    )
    (4)曷若伏而俟命(    )
    18、对下列“以”字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1)而镇之吏民以尝乞降
    (3)圜数以祸福谕镇人
    (2)以此计之,子亦难免
    (4)圜劝嗣昭坚守以待
    A、○1○2同    ○3○4也同
    B、○1○2同    ○3○4不同
    C、○1○2不同    ○3○4也不同
    D、○1○2不同    ○3○4同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6分)
    (1)已而,庄宗破梁夹城,闻圜为嗣昭画守计,甚嘉之。
    (2)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从轻。
    20、选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来表现任圜“善谈辩”,请作简要概括。(3分)
    21、选文在表现任圜“善谈辨”的同时,还突出了他怎样的品格?请联系选文作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7、多次、屡次;化解、消除;我、我们;投降、请降
    18、C
    19、不久庄宗攻破了梁军的夹城,听说任圜给嗣昭筹划了坚守的策略,很赞许他。
    以你死去的父亲定罪,本来难以饶恕,可是惩罚不应牵累后代,所以你可以从轻。
    20、听他议论纵横之策,人们无不震动;为嗣昭和庄宗说和,化解了矛盾;任圜向城里人晓以利害,城里人很相信他;说服张处球派儿子送出了请降书。
    21、第一,表现其忠:大兵压境时,任圜力劝嗣昭坚守以待,不可有二心;第二,表现其诚:在劝降张处球时,以实相告,感动对方。
    任圜,为人聪明机敏,善于谈话辩论,看见他的人都喜欢他的仪容举止,等听到他议论纵横之策,(人们)都受到震动而更加敬畏他。李嗣昭作昭仪的节度使,征召任圜任观察支使。梁兵修筑夹城围攻潞州,一年后,晋王死了,救潞州的晋国军队都解散离去了。嗣昭很害怕,问任圜去留的办法。任圜劝说嗣昭坚守,等待援兵,不应有背叛之意。不久庄宗攻破了梁军的夹城,听说任圜给嗣昭筹划了坚守的策略,很赞许他。因此(任圜)更出名了。嗣昭与庄宗有矛盾,任圜多次奉使命在他们之间穿梭往来,(为他们)说和消除了谗言离间。嗣昭终于免除了祸患,是(依靠)任圜的帮助。
    张文礼杀了王镕,庄宗派遣嗣昭讨伐。嗣昭战死,任圜代替嗣昭率领军队,号令严格认真。不久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球等闭城坚守。任圜不能攻下,(于是)多次把祸福利害告诉镇州城的百姓,百姓很相信。任圜曾率兵到城下,处球登城喊任圆说:“城中士兵、食物都(要)没了,而长期与王师对峙,如果(我们)以泥涂首,自辱服罪(请求投降),又担心无法推卸罪责,幸亏您哀怜我们,(请给我们)指出生路吧。”任圜告诉他说:“依你死去的父亲(定罪),本来难以饶恕,可是惩罚不应牵累后代,所以你可以从轻。至于你抵抗一年,伤我大将,(现在因)一时(陷入)困境(力量)衰竭,才表达(投降)的诚恳之意,由此说来,你的罪过也难以饶恕。这样坐而待毙,哪里赶得上请降而等待(从轻)发落呢?”处球流着泪说:“您说的对啊!”于是派儿子送出了请降书,人们都称赞任圜说话算数。不久别的将领攻破了镇州,处球虽然被杀了,而城中的官吏百姓因为曾经请降,所以能够保有家族的很多。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
  • 下一篇:
  • 【推荐文章】

  •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

    【原文】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

  •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

    【原文】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时方以传注记...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超然台记

    【原文】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

  •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

    【原文】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

  • 【最新文章】

  •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
  •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
  • 方克勤,浙宁海人也。少从乡先达学,穷研力索
  •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云六岁就其姑夫袁叔
  •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
  •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 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
  • 傅伯成,字景初。少从朱熹学。授明州教授。以
  • 傅山。字青主,阳曲人。六岁,啖黄精,不谷食
  • 与刘大山[注]书
  • 与孙季逑书
  • 与于襄阳书①
  • 沈道虔
  • 沈怀文,字思明,吴兴武康人也。初州辟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