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首饰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李渔  文章ID:30195  浏览:

【原文】
    首饰
    [清]李渔
    珠翠宝玉,妇人饰发之具也,然增娇益媚者以此,损娇掩媚者亦以此。所谓增娇益媚者,或是面容欠白,或是发色带黄,有此等奇珍异宝覆于其上,则光芒四射,能令肌发改观,墨。墨垄±当而山灵,珠藏于泽而泽媚同一理也。
    若使肌白发黑之佳人满头翡翠,环鬓金珠,但见金而不见人,犹之花藏叶底,月在云中,是尽可出头露面之人,而故作藏头盖面之事。巨眼者①见之,犹能略迹求真,谓其叁亘当丕些些!使去粉饰而全露天真,还不知如何妩媚;使遇皮相之流。,止谈妆饰之离奇,不及姿鸯窈窕,毒以人饰珠翠宝玉,非以珠翠宝玉饰人也。
    故女人一生,戴珠项翠之事,止可一月,万勿多时。所谓一月者,自作新妇于归之日始,至满月卸妆之日止。只此一月,亦是无可奈何。父母置办一场,翁姑婚娶一次,!E些.垫些壅堡!丕墨以慰其心。过此以往,则当去桎梏而谢羁囚,终身不修苦行矣。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此二物者,则不可不求精善。富贵之家,无论多设金玉犀贝之属,各存其制,屡变其形,或数日一更,或一日一更,皆未尝不可。贫贱之家,力不能办金玉者,宁用骨角,勿用铜锡。骨角耐现,制之佳者,与犀贝无异,铜锡非止不雅,且能损发。
    (节选自《闲情偶记·声容部·治服第三》)
    [注]①巨眼者:指见识高、鉴别能力强的人。②皮相之流:只从外表上看,不深入了解的人。

【问题】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增娇益媚者以此    益:更加
    B.是以人饰珠翠宝玉    是:这
    C.自作新妇于归之日始    归:女子出嫁
    D.则当去桎梏而谢羁囚    谢:去掉
    5.下面四组句子,分别表明①“增娇益媚”和②“损娇掩媚”的一组是(3分)
    A.①玉蕴于山而山灵    ②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B.①珠藏于泽而泽媚    ②肌白发黑之佳人满头翡翠
    C.①花藏叶底    ②使去粉饰而全露天真
    D.①月在云中    ②去桎梏而谢羁囚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谈论首饰的小品文,其中心观点是“女子一生,戴珠顶翠之事,止可一月,万勿多时”。
    B.在作者看来,只有长相不足的妇人才应该佩戴首饰,而天生丽质的美人是不需要首饰的,戴了也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C.作者认为,首饰以金银翡翠为最佳,其次是犀角和珍珠,再次是牛角与兽骨,最差的则是铜和锡做的簪子和耳环。
    D.本文以首饰为例,运用比喻、对比手法,含蓄地说明人应当心存本真,适当地修饰自我,切不可附庸风雅,弄巧成拙。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玉蕴于山而山灵,珠藏于泽而泽媚同一理也。(4分)
    译文:
    (2)犹能略迹求真,谓其美丽当不止此。(3分)
    译文:
    (3)非此艳妆盛饰,不足以慰其心。(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A(益,义与前面的“增”字相同,动词,“增加”的意思)(3分)
    5.B(A项①句喻“增娇益媚”的行为,但②句不属于“损娇掩媚”的行为;B项①句喻“增娇益媚”的行为,②句属“损娇掩媚”的行为,符合题意;C项①句喻“损娇掩媚”的行为,②句属“增娇益媚”的行为;D项①句喻“损娇掩媚”的行为,②句是作者主张妇人平日不必佩戴首饰,并非“损娇掩媚”的行为)(3分)
    6.D(A项,本文中心观点并非那句话;B项,新媳妇也要戴首饰;c项,“以金银翡翠为最佳,其次是犀角和珍珠”无中生有)(3分)
    7.(1)这和美玉藏到深山里山就会有灵气,珍珠藏到水里水就会变美丽是同一个道理。(得分
    点:“蕴’’“予“灵…‘媚”各1分)
    (2)还能忽略她的外表而看出她的真实容貌,认为她的美丽应当不止如此。(得分点:“犹”
    “略”“谓”各1分)
    (3)不是这种艳丽隆重的妆饰,就不足够来抚慰他们的一番用心。(得分点:“盛”“足以”“慰”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珍珠关玉是女子装饰头发的用品,然而增加娇媚的是它们,减损娇媚的也是它们。所谓增添娇媚,或是因为面容不够白皙,或是因为头发颜色有点偏黄,有这种奇珍异宝点缀在头上,就会光芒四射,能够使肌肤、头发改变面貌,这和美玉藏到深山里山就会有灵气,珍珠藏到水里水就会变美丽是同一个道理。
    如果让皮肤白皙、头发乌黑的美人头上缀满美玉和珍珠,那么就会只看见这些珠宝而看不见人了,这就像把鲜花藏在叶子底下,让月亮隐身在云里一样,是完全能够出头露面的关人,却故做蒙头盖脸的事。明眼人看了,还能忽略她的外表而看出她的真实容貌,认为她的美丽应当不止如此,让她去掉粉饰而露出本来面目,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妩媚动人;假使遇到一个见识浅薄的人,只会谈论她离奇的妆饰,而不谈到她窈窕的姿态容貌,这就成了用人来装饰珠玉宝石,而不是用珠玉宝石来装饰人了。
    所以,女子一生佩戴珍珠美玉的事情,只能是一个月,千万不要戴很长时间。所谓一个
    月,就是从做新娘出嫁那天开始,到满一个月卸妆时为止。只是这一个月,也是元可奈何才戴的。父母置办一场婚事,公婆娶一次儿媳妇,不是这种艳丽隆重的妆饰,就不足够来抚慰他们的一番用心。从此以后,就应该去掉这些束缚,终身不再受这种苦了。一个簪予,一对耳环,就可以陪伴自己一生。这两样东西,就不能不要求精致完美。富贵人家,不妨多准备一些金、玉、犀角、珍珠之类做的簪子和耳环,品种齐备,形状多变,或者几天换一次,或者一天换一次,都未尝不可。贫寒人家,没能力置办金银珠玉(做的簪子和耳环),宁可用骨头、牛角做的,也不要用铜和锡做的。骨头、牛角做的首饰耐看,制作好的,跟犀角和珍珠做的首饰没有什么差剐,(而)铜和锡(做的首饰)不仅不雅观,而且会损伤头发。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释惟俨文集序
  • 下一篇:书褒城驿壁
  • 【推荐文章】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察传

    【原文】 察传 《吕氏春秋》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

  • 察今

    【原文】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

  • 诸葛孔明

    【原文】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祖冲之

    【原文】 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帝使值华林学省...

  • 【最新文章】

  •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
  • 太子丹论
  •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
  •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
  • 君子之自行
  •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
  •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陈丞相世家
  • 陈宠
  •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
  • 彭思永,字季长,庐陵人。为儿时,旦起就学,
  •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
  • 嵇六赞府性爱兰,购兰数十盆,皆有品目,躬自
  •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