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孙登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3年9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38  浏览:

【原文】
    孙登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於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於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於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吴主五子传第十四》P1336)

【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或共帐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忧国
    D.通达治体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铨简秀士    铨简:选拔
    B.当由径道    径道:小路
    C.登所生庶贱    所生:指生母
    D.登辞疾不受    疾:急速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B.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以恪为左辅……是为四友。
    是说也,人常疑之。
    D.使求过丸。
    行过夷门,见侯生。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忍致罚,呼责数之。——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了一番。
    B.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有一个人拿着弹弓,带着弹丸,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那个射弹丸的人
    C.登待接竂属,略用布衣之礼——孙登对待下属,少用平民的礼节
    D.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孙登死后,这篇上疏才被孙权看到,孙权更加悲痛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登“待人接物”态度的一组是
    ①登待接竂属,略用布衣之礼。
    ②远者归复,近者尽力。
    ③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
    ④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⑤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⑥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后立为皇太子,他平易近人,在身边聚集了一批人才。
    B.孙登爱护百姓,不扰民,明辩是非,宽以待人。
    C.孙登孝顺母亲,特别是对养母徐夫人恭敬有加,他坚决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
    D.孙登盛年而卒,临终上疏对国事多所建议,特别提出国家的政令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这篇上疏感人至深。

【参考答案】
    1.B(A中的“或”解释为“有时”,现代汉语中的“或”解释为“或许,也许”,“或者”等。B中的“而已”古今义是一致的,都解释为“罢了”。C中的“出身”在句中解释为“献身”,在现代汉语中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D中的“通达”,在句中指“通晓”,现代汉语中指“明白人情事理”。)
    2.D(“疾”应解释为“急切”,这句表明孙登不愿接受封侯的急切心情,“急速”强调的是速度快或势头猛,如“疾风劲草”、“疾言厉色”。)
    3.B(A中的两个“以”都用作连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B组中的两个“见”意义和用法不一样,下句的“见”表被动。C中的两个“是”都用作指代词“这”。D中的两个“过”都解释为“经过”。)
    4.C(这一句中的“略”应解释为“简略、简单”。如果按译文中的解释,那么下面所讲的孙登与宾客“同车而乘”“共床而卧”这样礼贤下士的行为并无法解释。)
    5.D(①说明孙登礼贤下士,没有架子,属于“待人接物”的态度。②这是孙登对修明政治的结果的推想,显然不是“待人接物”的态度。③表明孙登对母亲的尊敬,符合题干的要求。④说明孙登不慕官位。不属于“待人接物”的态度。⑤表明他对步夫人的尊敬,属于“待人接物”的态度。⑥这主要是“拿弹弓者”和“从者”的行为,与孙登无关。)
    6.C(“养母徐夫人”有误,徐夫人是孙登的生母。)
    参考译文:
    孙登,字子高,孙权的长子。魏国在黄初二年,任命孙权为吴王,同时任命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为万户侯。孙登推辞侯爵,没有接受。这一年,立孙登为太子,给他选置师傅,精选了一些优秀的人才,作为他的宾客朋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人被选入东官,他们陪着孙登研读诗书,外出就跟着骑马射猎。……孙登接待他的官属,只是简单地使用平民的礼节,和诸葛恪、张休、顾谭等人则有时同车而乘,有时共床而卧。黄龙元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任命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这就是所谓的四友。谢景、范慎、刁玄羊等人都是太子的宾客,因此东宫号称人才济济。
    孙登有时去打猎,本来应当走田间小道,而他经常远远地避开良田,不去践踏庄稼,到了休息的地方,又选择空闲的地方。他就是这样不想烦扰百姓。他曾经骑马外出,有一颗弹丸从他身边飞过,手下的人便去寻找射弹丸的人。有一个人拿着弹弓,身上带有弹丸,大家都认为是他干的。审讯他,他却不承认,手下的人想揍他,孙登不允许,派人找到飞过的弹丸,和那人身上的弹丸比较一下,不一样,就把那人释放了。还有一次,孙登丢失了盛水的金马盂,查出盗窃的人,是手下的人干的,孙登不忍心给他处罚,就把他叫来责备数落一通,就打发他永远回家,并命令身边的人不再提这件事。
    起初,孙登的生母地位低贱,徐夫人对孙登从小有养育之恩,后来徐夫人因为妒嫉被废黜,住在吴郡,而步夫人最得宠。步夫人有赏赐,孙登不敢推辞,只是恭敬接受罢了。徐夫人派人来,凡赐给他的衣服,他必定沐浴之后才穿。孙登将被册立为太子,他推辞说:“本原确立,道义才能产生,要立太子,应当先立王后。”孙权问:“你的母亲在哪儿?”孙登回答说:“在吴郡。”孙权听了,沉默不语。
    孙登立为太子总共二十一年,他三十三岁去世。临终前,他上书说:“我私下听说下面部县有不少地方荒芜残败,百姓生活因苦,奸邪祸乱萌生,因此法令频繁增加,刑法更加苛刻。我听说治理政事要顾从民意,法律政令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眼下确实有必要和将相大臣们仔细地选择合乎时宜的政策,广泛采纳众人的意见,宽缓刑法,减轻赋税,适当地取消一些劳役,以顾应百姓的希望。陆逊对时政忠诚勤勉,献身忧国,尽心为公,有不谋私利的气节。诸葛谨、步骘为国尽忠,通晓治国的体制。可以让他们献出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办法,除掉苛刻烦琐的政策,爱护养育兵马,安抚慰藉百姓。五年以后,十年之内,远方的人归顺,近处的人尽力。兵器不染鲜血,一统天下的大事就可以确定。希望陛下留意听取采纳我的意见,我即使死了,也还象活着的时候一样。”在他咽气以后,章表才呈报上去,孙权越发感到悲伤,一开口眼泪就流出来。赐他宣太子的谥号。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孙膑
  • 下一篇: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晷为儿童,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