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41 浏览:
【原文】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①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蔽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黥:qíng,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
【问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善:善良
B.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罢:疲惫
C.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 谢:道歉
D.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蹶:摔倒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田忌欲引兵之赵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蔽于魏也
B.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C.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D.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7.下列加横线的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B.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C.其后魏伐赵,赵请救于齐
D.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魏王的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设法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
B.齐国将军田忌经常跟贵族子弟赛马,在孙膑的建议下终于二胜一败,田忌就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后,就让他带兵打仗。
C.魏国攻打赵国,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引兵疾走大梁”,结果魏军果然去了邯郸,赵国之围因此解除。
D.在孙膑充分掌握并准确分析敌我情况的基础上,齐军取得了马陵之役的胜利,同时迫使宿敌庞涓自杀,孙膑也以此功成名就。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2)翻泽下面的句子。(6分)
①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3分)
②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3分)
【参考答案】
5.B(通“疲”,A认为……好,赏识;C推辞;D受挫折)
6.C(均为介词,和,跟,同。A动词,往,到……去/结构助词,的;B介词,用,拿/介词,因为,由于;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7.C(此项为典型的介词结构后置,其它三项为省略句:A窃载与(之)之齐;B遂以(之)为师;D坐为(之)计谋)
8.D(A“受魏王的迫害”错,是受到庞涓的迫害;B“让他带兵打仗”错,是让孙膑做自己的老师;C“魏军果然去了邯郸”错,应该是离开了邯郸)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9.(1)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4分,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都为错。每错漏1处扣0.5分)
(2)①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3分。“贤于己”“疾”各1分,句意1分)
②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在马陵道路两边埋伏,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把)亮(举)起,就万箭齐发。”(3分。“齐军善射者”“期”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有了孙膑。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为魏国做事当上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才能不如孙膑,便暗地派人召见孙膑。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敢抛头露面。
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齐国的使臣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田忌经常跟齐国贵族子弟赛马,下很大的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信以为然,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临场比赛,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让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次比赛完了,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于是田忌就把孙子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让他做自己的老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蓬帐的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师。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为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们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在马陵道两边埋伏,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光(把)亮(举)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流传着他的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