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89  浏览:

【原文】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司空刘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琊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现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讲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晋书·王导传》卷六五)
    [注]①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他得到晋悯帝被俘的消息后,先自称晋王,第二年改称皇帝。东晋王朝从此建立。选文记载他称帝前初到江东的情况。②吴会:地名。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有兴复之志    潜:暗地里
    B.帝亦雅相器重    雅:很
    C.宜有以匡济者    匡:辅助
    D.皆江南之望    望:声望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军谋密策,(帝)知无不为
    B.及(导)徙镇建康,吴人不附
    C.导因讲计(于)(纪瞻、顾荣)曰
    D.自此之后,(各地)渐相崇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陈留名士张公看到十四岁的王导后,便对王导的同胞兄长王敦说,这个孩子是个做将相的人才。
    B.王导不愧是一代名臣,他对司马睿提出了要尊先贤、问风俗、重谦虚、招俊杰、得民心。这是稳定时局、开创大业的五大法宝。
    C.江东士族起初看不起司马睿,态度非常冷淡,后来看到他亲观祭祀时,那隆重的仪仗,威整的行列,都惊惧不已,于是纷纷前来投靠。
    D.西晋末年,天下纷乱,王导审时度势,决心辅佐司马睿,兴复晋堂。凡军国大计,他都积极筹划,司马睿也把他当成知交,对他言听计从,当即付诸行动。

【参考答案】
    1.D。(望:应解释为“有名望的人”)
    2.D。(A.王导。B.帝。C.于、帝)
    3.B。(A.王敦是王导的堂兄。C.江南土族纷纷投靠元帝是在王导受命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之后。D.“当即”有误,“导每劝令之国”中的“每”证明并非“当即”)
    参考译文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父亲名王裁,官至镇军司马。王导年幼时就有风度,有远见。十四岁时,陈留名士张公见到他十分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看这个孩子的相貌心志,是做将相的人才。”最初王导承袭祖上的爵位。不久司空刘宴引荐他做东阁祭酒,升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他均未赴任。而后做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当时晋元帝还是琅琊王,与王导一向亲密友善。王导看到天下已经大乱,便全力拥戴(琅琊王),暗自立下复兴(晋室)的心志。晋元帝对他也很器重,志趣相投如挚友,元帝在洛阳时,王导时常劝他到自己的封国去。及至元帝出镇下邳,就请王导做安东司马,凡军国大计,王导都积极筹画。元帝刚出镇建康时,吴人不相依附,过了一个多月,仍没有士人百姓前去拜望,王导为此深感忧虑。待王敦来朝见,王导对他说:“琅琊王仁德虽然厚重,但名望还轻。兄长在此早已声名大振,应该想办法匡济时局。”到了三月上巳节,元帝亲自前去观看修禊仪式,一路乘坐肩舆,威仪齐备。王敦、王导以及众名臣骏将也都骑马护行。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一带名望极高的人,他们私下前去观望,看到这种场面,都十分吃惊,于是一起在路旁迎拜。王导于是又向元帝献计说:“古代凡是能够称王天下的,没有不礼遇遗老贤才,存问风土人情,虚心坦诚,以便招揽天下俊杰的。更何况现在天下大乱,国土分裂,我们立国的大业尚在初创,当务之急在于取得民心啊!顾荣、贺循二位是当地的土族首领,不如将他们吸引过来以便广收人心。他们二位一来,其他人便没有不来的了。”元帝于是派王导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他们两人也就奉命前来朝见元帝,因此吴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民心归附。从此之后,各地相继尊奉元帝,开始有了君王与臣子的礼数。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
  • 下一篇:王定国①诗集叙
  • 【推荐文章】

  • 房玄龄

    【原文】 房玄龄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

  • 后出师表

    【原文】 后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

  • 游黄山记

    【原文】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祖冲之

    【原文】 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帝使值华林学省...

  • 【最新文章】

  •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燕昭王日夜抚循
  • 齐使者如梁
  • 齐有北郭骚
  •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
  • 棋鬼
  •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 孔奋
  • 孔纬字化文,鲁曲阜人,宣尼之裔。乾符中,出
  • 孔严字彭祖,少仕州郡,历司徒掾、尚书殿中郎
  • 杨砺
  • 杨烈妇
  • 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父初,官至毗
  •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
  • 司马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