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293  浏览:

【原文】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中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巂州。太子已诛,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高祖入关时,李纲推荐他暂任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予王珪中舍人的官职,不久升迁任中允,礼遇很优厚。太子与秦王有隔阂,皇帝责备王珪不能辅助教导,把他流放巂州。李建成被杀后,太宗召见他让他担任谏议大夫。李世民曾经说:“正直的君主驾御奸邪的臣子,不可以达到天下大治;正直的臣子侍奉奸邪的君主,也不可以达到天下大治。只有君臣同德,那么海内才能安定。我虽然不英明,幸亏诸公屡次规劝纠正我,希望达到天下太平。”王珪进言说:“古时候,天子有谏诤的大臣七人,他们的谏言不被采用,就一个接一个地自杀。现在陛下开张圣德,收集采纳草野之人的言论,我愿意竭尽愚妄无知,辅佐皇上万分之一。”皇帝认可他的话,于是命令谏官跟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一起进入内阁。王珪推广诚心采纳善言,常常思念规劝皇上使他受益,皇帝更加信任他。】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武王不用夷、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皇帝让太常少卿祖孝孙把乐律传授给宫中音家,乐伎不进献,祖孝孙多次被皇上责备。王珪和温彦博同时进谏说:“孝孙是高尚严谨的士人,陛下让他教学女乐,又责备他,天下的人恐怕要认为皇上轻视士人!”皇帝大怒说:“你们都是我的心腹,竟然依附下人欺骗皇上,替人游说?”温彦博很害怕,就认错道歉,王珪不认错,说:“我本来侍奉前太子,按罪应当处死,陛下可怜我的性命,任用安置我在中枢机密的地方(或枢密院),用忠诚效力来要求我。现在怀疑我因为私心而游说,这是陛下背弃我,我没有背弃陛下。”皇帝默然惭愧,这件事就作罢了。第二天,皇帝告诉房玄龄说:“过去武王不任用伯夷、叔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本来就很难。我夙兴夜寐希望同前代的圣人差不多,昨天责备王珪等人,痛心自悔,你们不要警戒这个而不进谏言了!】
    进封郡公。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帝念名臣,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王见之,为先拜,珪亦以师自居。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曰:“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曰:“忠孝既闻命矣,愿闻所习。”珪曰:“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帝闻,喜曰:“儿可以无过矣!”【后来王珪进封郡公。犯泄漏宫中机密话语的罪,降职担任同州刺史。皇帝思念名臣,不久就召见他,请他担任礼部尚书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魏王见到他,向他先行礼,王珪也以老师自居。魏王问王珪用什么成就忠孝,王珪说:“陛下是您的君主,侍奉时要考虑尽忠;陛下又是您的父亲,侍奉时要考虑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魏王说:“忠孝的道理已经听到您的教导了,希望听到实现忠孝的途径。”王珪说:“汉代东平王刘苍说‘做善事最快乐’,希望大王记住这句话。”皇帝听到了,高兴地说:“这个孩子可以没有过错了!”】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十三年,王珪生病。皇帝派遣公主到王珪府上探望,又派遣民部尚书唐俭增减药膳。死时享年六十九。】
    (节选自《新唐书·王珪传》)

【问题和参考答案】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子与秦王有隙    隙:隔阂
    B、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争:同“诤”,规劝
    C、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    固:本来
    D、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    坐:因为
    6、D(坐:犯……罪)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分)(    )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②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③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⑥伎不进,数被让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②③⑥
    7、B(①是王珪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⑤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珪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⑥是交代太常少卿祖孝孙事。故①⑤⑥都不是表现王珪“雅正”的。)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珪曾经是皇太子李建成的属官,因为不能化解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被李世民流放到巂州。李世民即位后,仍然起用王珪为谏议大夫。王珪很得李世民的信任。
    B、太常少卿祖孝孙因为教宫女音乐不力,多次被皇帝责备。温彦博、王珪就同时向皇帝进谏,认为这是看轻士人。皇帝大怒,责备两人。温彦博就惶恐谢罪,而王珪拒绝谢罪。
    C、对王珪等人的谴责,皇帝第二天也很后悔,他告诉房玄龄,自古帝王纳谏就困难,你们不要因为我谴责了王珪等人,就引起警戒不进谏了。
    D、王珪贬官后不久就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时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他希望李泰记住汉代东平王刘苍“为善最乐”这句话,做一个忠孝兼备的人。
    8、A(流放王珪的应是唐高祖李渊,当时李世民还不是皇帝)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
    10、(1)我虽然不英明,幸亏诸公屡次规劝指正我,希望达到天下太平。(明:英明、高明;相:指代第一人称,我;庶:希望。各1分,共3分)
    (2)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2)王珪推广诚心采纳善言,常常思念规劝皇上使他受益,皇帝更加信任他。(推:推广;每:常常;益:更加。各1分,共3分)
    (3)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3)陛下可怜我的性命,任用安置我在中枢机密的地方(或枢密院),用忠诚效力来要求我。(矜:可怜;置:安置、安排;责:要求,该句翻译时要把后置的状语移至动词前,否则不得分。各1分,共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
  • 下一篇:翰,字子羽,并州人。景云元年,卢逸下进士及第。又举直言极谏
  • 【推荐文章】

  • 叹牛

    【原文】 叹牛 刘禹锡 刘子行其野,有叟牵跛牛于蹊。 偶问焉:何形之瑰欤?何足之病欤...

  •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

    【原文】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

  •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

    【原文】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时方以传注记...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超然台记

    【原文】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

  • 【最新文章】

  •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
  •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
  • 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
  •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
  •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
  • 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
  •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
  •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
  • 叹牛
  •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康熙十七年,诏举
  •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顺帝末,为侍御使。
  • 种世衡,字仲平,少尚气节,昆弟有欲祈其赀者
  •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
  •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
  • 张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