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305  浏览:

【原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高密孙氏素豪侠,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服。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时胶乐多贼寇,复令修守胶东令。胶乐公沙卢宗强,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融每有难,修虽休归在家,无不至。融常赖修以免。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为多焉。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绍死,谭与袁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志节。后又问修:“计安出?”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馋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横行天下。”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天安不从命。太祖命修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乐安不从命。太祖命修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而赦之。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欲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徙为奉尚。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督治也。”相国钟繇谓修:“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修曰:“食其禄,焉避其难?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顷之,病卒官。
    (《三国志·魏书·第十一》)

【问题】
    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里闻之,为之罢社    罢社:中止了祭祀
    B.贼入孙氏,史不能执    执:抓捕
    C、别驾刘献数毁短修    毁短:诋毁
    D、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    辟:重新任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孙氏惧,乃出贼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B、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
    以勇气闻于诸候
    C、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言终而修至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王修忠义之臣特点的一组暗
    ①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
    ②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
    ③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
    ④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
    ⑤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
    ⑥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修敢于依法惩治豪强,先后打击了高密孙氏和胶东人公沙卢氏的气焰,维护了社会秩序
    B、王修为人正派,刘献多次诋毁王修,后来刘献被控犯了死罪,王修却据理力争,使刘献免于一死。
    C、王修虽然效忠于袁谭,却反对袁谭袁尚兄弟相拼,他规劝袁谭惩治奸佞,与袁尚修好,共同对敌。
    D、王修听说严才造反,立即率领属下来到宫门保卫曹操,此举不为曹操理解,也遭到相国钟繇的批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4分)
    (2)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3分)
    (3)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3分)

【参考答案】
    9、D(辟:征召)
    10、C(“修以统亡国之忠臣”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中的“以”是“把”的意思。A组两个“乃”都是“于是”的意思,B组两个“于”都是“在”的意思,D组两个“而”都起顺承的作用。)
    11、B(②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表现王修的勇敢果断;③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表现王修的深明大义。⑤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表现王修的廉洁)
    12、D(“此举不为曹操理解”在文中没有根据)
    13、(1)王修独自带着几个骑兵径直闯入他家,杀了他的兄弟,(公沙卢家族)惊愕得没有谁敢妄动。
    (2)一个人,如果舍弃兄弟之情,不互相亲近,天下难道还有谁会亲近他呢!
    (3)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之君的忠臣,就为他松了绑,让他去晋见曹操。
    译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年七岁丧母,他的母亲在祭祀土地神那天去世,第二年邻里祭祀土地神时,王修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十分悲痛,邻里听说后,为他中止了祭祀。初平年间,北海孔融召王修为主簿,驻守高密。高密有个姓孙的,一向强横,他的门客屡次犯法。(王修驻守高密期间)有强盗掠夺百姓后逃到孙家藏匿,官吏没法抓捕。王修率领官民围住孙家搜捕强盗,姓孙的抗拒,官民害怕不敢靠近。王修命令官民:“谁敢不进攻就与姓孙的同罪。”姓孙的害怕了,就交出了强盗。从此豪强都慑服了。不久,郡中有人造反。王修听说孔融有难,连夜赶往孔融那里。反贼刚起兵,孔融对左右说:“能冒着危险来救我的,只有王修!”刚说完这话,王修就赶到了。当时胶东有许多贼寇,(孔融)又令王修驻守胶东。胶东人公沙卢家族势力大,自行构筑营堑,不肯接受官府征调。王修独自带着几个骑兵径直闯入他家,杀了他的兄弟,(公沙卢家族)惊愕得没有谁敢妄动。王修抚慰其他人,从此胶乐贼寇大大减少了。孔融每次有难,王修即使休息在家,也没有不去救助的。孔融常常靠着王修免除灾难。
    袁谭在青州,任王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多次诋毁王修。后来刘献犯了事,按律当死,王修为他说话,使刘献免于一死。当时很多人因此而更加推重王修。袁绍任王修为即墨令,后来王修又担任袁谭的别驾。袁绍死后,袁谭、袁尚有矛盾。袁尚攻打袁谭,袁谭战败,王修率领官民前去营救袁谭,袁谭很高兴,说:“挽救我军的,是王修啊!”由于袁谭战败,刘询在漯阴起兵反叛,各个城池纷纷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背叛我,难道是我没有德行吗?”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地处海边,却没有反叛,他一定会来援救你的。”十几天后,管统果然丢下妻儿前来援救袁谭,他的妻儿却被反贼所杀,袁谭调管统任乐安太守。袁谭又想攻打袁尚,王修进谏:“兄弟间不停地相互攻击,这必然会导致败亡啊!”袁谭不高兴,但他明白王修的志节。后来他又问王修:“你有什么计算?”王修说:“兄弟好比左右手。(面临强大的外敌却)兄弟相斗,有如与人决头前先斩去自己右手,反而说‘我一定能取胜’,像这样做可以吗?一个人,如果舍弃兄弟之情,不互相亲近,天下难道还有谁会亲近他呢!您手下有谗人,总挑拨你们兄弟的关系,是为了谋求他们自己的一时之利,希望您堵上耳朵不要听他们的。如果能杀掉几个佞臣,兄弟重新和睦,你们就可以抵御四方,横行天下。”袁谭不听,于是和袁尚开战,袁谭向曹操求救。曹操帮助袁谭攻下冀州后,袁谭又背叛了曹操,曹操于是率领大军在南皮攻打袁谭。王修当时正在乐安运粮,听说袁谭很危急,就带着属下士兵以及同僚数十人去救援,到了高密,听说袁谭已经死了,下马号哭:“没有了主公,我该咋办啊?”于是报请曹操,要为袁谭收尸。曹操想知道他的真实意图,就沉默不应。王修又说:“我受袁家的厚恩,如果能为袁谭收尸,然后被处死,我没有什么遗憾的。”曹操赞赏他的忠义,让他为袁谭收尸。(曹操)任用王修督运军粮,来到乐安。袁谭灭亡后,各个城池都归顺了曹操,只有管统据守乐安不肯归顺,(俘获管统后)曹操令王修取其首级,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之君的忠臣,就为他松了绑,让他去晋见曹操,曹操很高兴,赦免了管统。袁氏统治政策宽松,得势的官员敛财很多,曹操攻下邺城时,抄没了审配等人的财物数以万计。等到攻下南皮,察看王修家,谷物不到十斛,却有几百卷书。曹操感叹说:“王修不是徒有虚名啊!”于是尊其为司空掾,领衔金中郎将,调任魏太守。后改任奉尚。后来严才反叛,带着几十个追随者攻打掖门。王修听闻有变,调集车马未到,就率领属下步行到了宫门。曹操在铜爵台望见了他们,说:“来的人一定是王修。”王修说:“我吃朝廷的傣禄,朝廷有祸乱,我怎能躲避呢?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虽然是旧习,却不符合(忠臣)赴难之义。”不久,王修病死在任上。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
  • 下一篇:王彦超,大名临清人,性温和恭谨,能礼下士。周祖平内难后,北
  • 【推荐文章】

  • 贺知章传

    【原文】 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察传

    【原文】 察传 《吕氏春秋》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

  • 察今

    【原文】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

  • 诸葛孔明

    【原文】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

  • 【最新文章】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首饰
  • 书褒城驿壁
  • 书博鸡者事(节选)
  •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
  •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
  •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首先庆普,汉世传
  • 贺知章传
  •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张淳
  • 张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