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先是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353  浏览:

【原文】
    先是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①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既号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弟思安背役亡归,庆宾惧后役追责,规绝名贯,乃认城外死尸,诈称其弟为人所杀,迎归殡葬。颇类思安,见者莫辨。又有女巫阳氏自云见鬼,说思安被害之苦,饥渴之意。庆宾又诬疑同军兵苏显甫、李盖所杀,经州讼之,二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
    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密遣二人非州内所识者,为从外来,诣庆宾告曰:“仆住此州,去此三百,比有一人见过寄宿,夜中共语,疑其有异,即便诘问迹其由绪,乃云是流兵背役逃走,姓解字思安。时欲送官,若见求及,称‘有兄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姓徐;君脱矜愍②,为往报告见申委曲;家兄闻此必重相报,所有资财当不爱惜。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是故相造指申此意。君欲见雇几何当放贤弟。若其不信,可见随看之。”庆宾怅然失色,求其少停,当备财物。此人具以报,崇摄庆宾问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它尸?”庆宾伏引。更问盖等,乃云自诬。数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缚送。崇召女巫视之,鞭笞一百。
    [注]①崇:李崇(公元455—525年),北魏中后期名臣,曾任扬州(今安徽寿县)刺史。
    ②君脱矜愍:脱,如果;愍,同“悯”。

【问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    徙:发配充军
    B.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    狱:收入监牢
    C.比有一人见过寄宿。    比:近期,前不久
    D.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    质:(作为)人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往报告,见申委曲。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C.求其少停,当备财物。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D.诈称其弟为人所杀。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
    B.君脱矜愍,为往报告见申委曲。
    C.所有资财当不爱惜。
    D.比有一人见过寄宿。
    4.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李崇所断案件“证据确凿“的一组是(    )
    ①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
    ②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③更问盖等,乃云自诬。
    ④崇摄庆宾问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它尸?”
    ⑤数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缚送。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款引”,从实认罪的意思。“二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则是酷刑造成的屈打成招。
    B.李崇妙断苟泰失子一案:他在设计好“情境”中体察原、被告的感情差别而明辨真伪。
    C.李崇密遣的差役为取得解庆宾信任而获取真实情况,甘愿作人质。此举果然见效。
    D.女巫为解思安假死提供伪证,受到鞭笞。这说明李崇办案毫不苟且,有罪必究。

【参考答案】
    1.B(狱,官司)
    2.D(两句中的“所”字均与“为”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A项“见申委曲”的“见”在动词前,表示替我怎么样;后一句的“见”表被动。B项,“以”字,在前一句是介词,介进行为的凭据,在后一句是连词,同“而”。C项,“少”字在,在前一句作“稍微”讲,在后一句作“少数”讲。)
    3.C(“爱”这里作“吝”讲,现代汉语中无此义项。)
    4.D(①句与④句,只是办案中的作法,不能视为确凿的结案证据。)
    5.C(“甘愿作人质”的不是差役,而是差役说解思安愿作人质。)
    参考译文:
    当初,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儿子,遇强盗时丢失了,数年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后来发现孩子在同县人赵奉伯家里。苟泰以此状告赵奉伯。苟泰与赵奉伯都申言那是自己的儿子,并都有邻居作证。郡、县官员不能决断。李崇说:“这容易弄清楚。”令二人与那孩子隔离(拘禁),拘禁过了几十天,然后派人(分别)告诉他二人说:“你儿患病,不久前突然死亡,(官府)解除监禁,你可出去办理后事。”苟泰听后放声大哭,悲痛不已;赵奉伯只是叹息,没有特别悲痛之意。李崇分析了解到的情况,就把孩子判给苟泰,追究赵奉伯诈骗罪。赵奉伯于是如实招供:“我以前丢失了一个儿子,于是便冒认了这个孩子。”
    另外定州流民解庆宾史弟因犯法一同被发配扬州充军。弟弟解思安躲避劳役逃回来,解庆宾怕以后为此事追究责罚,(想把弟弟的)户籍注销,于是冒认城外一具死尸,诈称其弟被人杀害,将尸体送回家中殡葬。(这死人的相貌)很像解思安,见到的人难辨(真假)。又月女巫阳氏自称见到鬼,述说解思安被害时痛苦饥渴之情景。解庆宾又诬告同为配军的苏显甫、李盖杀害了解思安,经州治大堂审理此案,二人受不住刑罚之苦,各自(违心)招认。
    官司将结案,李崇发现疑点,暂停结案。他密遣州内人不认识的两个差役,自称是从外地来的,找到庆宾告知:“我们住在本州,离你这里有三百里,最近有一个人经过我们那里到家中投宿,夜里一起聊天,我们怀疑他有问题,当即便追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说是被流配充军,躲避劳役逃出来的,姓解字思安。当时我们打算将他送交官府,他哀求我们,称‘我有兄长叫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你们若是怜悯我,就去告诉他,替我说清原委;家兄闻此一定会重谢,拿出所有资财他都不会吝惜。现今只管把我作人质,若是前去什么报偿也没得到,再把我送到官府也不晚呀?’因此,我们来拜记你说明情况。你估摸要放你弟弟应给我们多少财物。如果你不信,可随我们察看实情。”解庆宾怅然失色,请求我们稍等一下,自己好去筹备财物。二差役将情况详细禀报李崇。李崇逮捕了解庆宾,问道:“你弟弟逃跑了,你为何冒认别人的尸体?”解庆宾认罪招供。再审问李盖等人,他们说自己是屈打成招。几天之后,解思安也被人绑缚送来。李崇传唤女巫来见解思安,打了她一百鞭子。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日:“斗趋见
  • 下一篇: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
  • 【推荐文章】

  • 超然台记

    【原文】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

  • 游黄山记

    【原文】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刘行

    【原文】 刘行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

  • 报刘一丈书

    【原文】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最新文章】

  • 夜航船序
  • 李广
  • 甲文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
  • 李浩,字德远,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
  • 杜如晦少聪悟,精彩绝人。太宗引为秦府兵曹,
  •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
  •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又中
  •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
  • 秦士录
  • 秦武王
  • 汉士择所从
  • 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
  • 汉用陈平计,间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
  • 送杜审舒归里序
  • 送胡叔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