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岘山亭记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2日
作者:欧阳修  文章ID:30356  浏览:

【原文】
    岘山亭记
    欧阳修
    岘山临汉水,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也。
    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之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知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欲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者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

【问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    烈:功业
    B.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    属:部从
    C.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    声:声名
    D.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止:停止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
    B.①故其屡废而复兴者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①则君之为政于襄者    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13.作者对羊祜叔子、杜预元凯这两个历史人物颂扬中又略有微词。以下七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不含微词的一组是
    ①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
    ②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
    ③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
    ④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
    ⑤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
    ⑥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⑦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
    A.①②⑥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⑥⑦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岘山在荆州一带名气很大,主要是因为它有文化内涵,跟羊祜叔子、杜预元凯这两个人发生了关系。
    B.羊祜叔子、杜预元凯一个“以其功”,一个“以其仁”,都可以永垂不朽。但两人又都“汲汲于后世之名”,作者对此略有微词。
    C.本文虽名为“岘山亭记”,但对岘山的优美风景只字未题,对“岘山亭”本身也缺乏具体的描写,而只写史君的功绩,在碑亭记中别具一格。
    D.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名”字,将历史中的两个人物与史君联系起来,对史君赞扬中不忘鞭策,很是耐人寻味。
    第Ⅱ卷(共108分)
    四、(17分)
    15.(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2分)
    ②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3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战国人主大都猜忌为怀说士又朝秦暮楚喜则金玉锦绣怒则刀锯鼎镬一部国策其说之见售者居多其不见售又加猜忌者非逐则死耳而何异乎非而何异乎秦之死非老子之求无往不胜其大旨在善藏其用而已非则反之宜其死也
    (《韩非论》的批语)

【参考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先祖事略
  • 下一篇:相州昼锦堂记
  • 【推荐文章】

  • 苏武

    【原文】 苏武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最新文章】

  •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
  •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
  •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
  •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
  •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
  • 豫让
  • 豫让论
  •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
  •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
  • 徐九思
  •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
  •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蔷夫,得休
  • 知化
  • 指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