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徐勣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379  浏览:

【原文】
    徐勣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勣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勣杖之,勣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勣,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勣悉亶为人,辞不答。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竟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帝谓勣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勣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勣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勣成大典。”帝然之,命勣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勣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勣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勣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勣亦终不复用。以疾卒,年七十九。勣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勣传》)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B.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    沮:阻止
    D.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更:经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蔡京以官僚之旧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推讲而力行之耳
    连衡而斗诸侯
    C.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以疾卒,年七十九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①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②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③勣恶亶为人,辞不答
    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⑤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
    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发兵讨伐交趾时,转运使发布官文,徐勣应命从军。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崎岖险阻,服役的人大多逃避。徐勣同情他们,为使一千多个被捉来的人免遭杖责而据理力争。
    B.徐勣一向关心百姓疾苦。担任通州通判时,曾亲自监督修筑海堤,以免海水泛滥成灾。担任太平州知州时,又曾极力陈述现行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苦痛,建议皇帝诏令全国有关官员合理地生财、理财、用财。
    C.针对《神宗正史》久未编成的状况,徐勣认为原因在于史臣好恶不同,取材各有偏向,意见难以一致,所以应广泛搜集资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实的国史。他的见解和主张得到皇帝肯定。
    D.皇帝曾命令徐勣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勣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译文: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译文:
    (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译文:

【参考答案】
    1.B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
    2.A(A定语后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B并列连词。C才。D因为)
    3.A(用排除法)
    4.D(文中“或”为“有人”意,并非蔡京)
    5.(1)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勣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2)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3)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参考译文:
    徐勣字元功,是宣州南陵人。被举荐为进士,被选举(选拔举荐)为桂州教授。朝廷的军队讨伐交趾(今越南),转运使发文征召徐勣从军。运军饷的道路凶险瘴气弥漫,服役的百姓大多躲避藏匿,(官府)捕获一千多人,使者命徐勣杖打百姓,徐勣说:“这些人的确有罪,但都是些饥饿瘦弱困乏之人,不能承受杖打,姑且染黑臂膀以示警戒,这样做就可以了。”使者发怒,想要连同徐勣弹劾,徐勣据理力争,秉持自己的主张,使者不能强行改变。舒亶听说他的名声,将举荐他为御史,徐勣不齿他的为人,拒绝不回应。徐勣担任通州通判,海边有防护大堤,废弃未曾整治,每年海水泛滥成灾,百姓以此为苦。徐勣亲自督促防卒防护筑修,堤成,百姓依赖(享用)徐勣的功勣好处。徽宗即位,升迁为中书舍人,修订《神宗史》。当时绍圣年间结党结盟(与:交好)的现象在朝中还存在,人怀贰心,来阻挠新政。帝对徐勣说:“我每次听百官进谏回答,不是欺诈就是谄媚,只有你是骨鲠之臣,是我所倚赖的。”诏令与蔡京共同校订《五朝宝训》。徐勣不愿与京供事,坚决拒绝。迁任翰林学士。国史长时间未能修成,勣说:“编修《神宗正史》,已经历14年了(5年?20年?望指正)。未能成书。这是因为元佑\绍圣年间的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门主管依靠司马光的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乎采用王安石的《日录》,各自著述,所以评议一片杂乱。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哪一家能没有呢?我认为应该全部取用,参验修订是非,集成大典。”帝认为言之有理,命徐勣起草诏书警戒史官,使他们尽心选取剔除,不要使史书失实。徐勣与何执申一起在宫中随侍皇上,蔡京用皇上旧宫僚的身份,常常曲意逢迎两人,徐勣未曾稍稍降低节操(少: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请求归省看望生病的亲人,有人进言说翰林学士未有出京的,帝说:“勣请求谒告归省罢了,不是离开朝廷,(你们)怎么想要轻易改变他的诉求。”大观三年,为太平州知州。应召觐见,极力阐述茶盐法已成为百姓苦痛,帝说:“因为财政用度不足,(所以推行茶盐法)。”勣回答道:“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现在国库空虚,只要陛下明确诏令有关部门,研究商议,勉力行事就可解决。”帝说:“长时间没见你,今日一见才听到美芹之献。”蔡京从钱塘应诏回京,用隐晦的言辞打动徐勣,说:“您的功勣在伯通(何执中,字伯通,与蔡并为左右相)之上,伯通已经位居相位。”勣笑道:“人各自有自己的志趣,我怎么能因为利禄而改变呢?”京惭愧不能对答,勣也始终未被重用。因病辞世,年79岁。勣正直公正,尤其被皇上礼遇推崇,却未被重用,当时的议论为他感到惋惜。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
  • 下一篇: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眢,音yuān。眢
  • 【推荐文章】

  • 贺知章传

    【原文】 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察传

    【原文】 察传 《吕氏春秋》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

  • 察今

    【原文】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

  • 诸葛孔明

    【原文】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

  • 【最新文章】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首饰
  • 书褒城驿壁
  • 书博鸡者事(节选)
  •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
  •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
  •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首先庆普,汉世传
  • 贺知章传
  •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张淳
  • 张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