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燕喜亭记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韩愈  文章ID:30419  浏览:

【原文】
    燕喜亭记
    韩愈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翳①,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窪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②之瀑”,谷言德,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③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④”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弘中自吏部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浙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⑤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⑥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注】①翳:遮挡阳光的枯树,枯死的树。②振鹭:白鹭展翅飞翔。③秩秩:秩序井然的样子。④鲁侯燕喜:出自《诗经·鲁颂·宫》,原为赞美鲁僖公家庭和美、国家强盛、健康长寿。在此也取祝福的意思。⑤饫闻:听到很多了。饫,饱足。⑥羽:出自《易经·渐卦》,意思是身处高位却不被官职所累。

【问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    游:交游
    B.发石而清泉激    发:发现
    C.次其道途所经    次:依次罗列
    D.智者乐水    乐:喜欢,喜好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却立而视之    ②晨往而夕忘归焉
    B.①愈请名之    ②俟德之丘
    C.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②虚以钟其美
    D.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②今其意乃若不足
    8.对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借以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B.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称赞了开发这一景区的王仲舒。
    C.表面看来是在描绘山水,实质上是在宣扬儒家主张的道德观点。
    D.借此赞美王仲舒的行为品德,表示对他的前程怀有希望和信心。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
    译文:
    (2)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窪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译文:
    (3)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
    译文:。

【参考答案】
    6、B(开挖)
    7、C(“以”在句中都是介词,“用来”的意思。A项中分别为表“修饰”的连词、“却”。B项中分别为代词“它”、助词“的”。D项中分别为“就”、“却”。)
    8、D(不仅从山水命名,而且从文中议论可以确定作者写作意图)
    9、(1)有一天,(他)跟随着这二人走到他的居所的确后面,在山丘荒地之间,登到高处远望,发现一处景色异常的地方。
    (2)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小丘,低陷的地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就好像是有鬼神异物在暗地里帮助(变成如此美景)。
    (3)在附近生活劳作的人,他们的土地与这里连接,却没有人认识到这块地方的价值。
    参考译文:
    太原人王弘中在连州任职,与僧人景常、元慧两人交游密切。有一天,他跟着这两人走到他居所的后边,在山丘荒地之间,登到高处无望,发现一处景色异常的地方。他令人砍去杂乱的茅草,一片树木就显露出来;开挖山石,一股清澈的泉水就喷涌而出;搬掉污浊的泥土,烧掉枯死的杂树,然后退到较远的地方站着观看。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山丘,低陷的地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就好像是有鬼神异物在暗地里帮助(变成如此美景)。从此以后,弘中与这两位僧人,清晨就去那里游赏,入夜却忘了回家,于是,他就在这里建起一座亭屋来躲避风雨和寒暑。亭屋建成后,我请求他们让我给这里的景物命名。那山丘起名叫“俟德之丘”,意思是它先前一直被淹没而如今才显露出来,有耐心等待的涵养。那岩石形成的山谷起名叫“谦受之谷”,石谷中的瀑流起名叫“振露之瀑”;谷名是说明其主人的德行,瀑名是说它的外观。那土壤形成的山谷起名叫“黄金之谷”,土谷中的瀑流取名叫“秩秩之瀑”;谷名是说明它的外观,瀑名是说明其主人的德行。那山洞起名叫“寒居之洞”,用于说明它合于时尚。那池塘起名叫“君子之池”,意思是池子容量大比喻主人有涵养,聚集了各种美德;池水漫出象征主人能够排除各种恶行。那泉水的源头起名叫“天泽之泉”,意思是说明泉水源出高尚,而下流施惠于人。把上述各种景物命名的涵义综合起来,就给这座亭屋起名叫“燕喜之亭”,这是取《诗经》里所说的“鲁侯燕喜”的句子来颂祝它的主人。于是乎连州百姓中的年长者,听说此事结伴前来这里观赏,他们说:“我们这个州的山水名扬天下,但是没有一处能够与燕喜亭相媲美。在附近生活劳作的人,他们的土地与这里连接,却没有人认识到这块地方的价值。大概是上天创造出来的佳境而大地把它保藏起来,为了要送给这位应得到他的人吧?
    弘中自从由吏部员外郎贬官来到连州,路途所经过的地方依次是:从蓝田进入商洛,涉过湍急的浙水,到达汉水,登上岘首山,从这里能望见方城,然后出荆门山,下长江,穿过洞庭湖,溯湘水而上,走到衡山脚下,再由郴州跨过骑田岭。所到之处有猿猴为家的大山,有鱼龙居住的江湖,赏尽了深水远山的的种种瑰丽奇怪的景致,照说他对于山水已经是听腻了看厌了。如今他喜爱山水之意却仍然没有满足。《论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的品德,同他的爱好,真可以说是协调一致了。他因自己的智慧而获得了燕喜亭这处佳境,因自己的仁德而得以在此居住,我由此而知道他被朝廷起用而离开连州进居尊贵之位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于是写下这篇题记刻在石碑上。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燕凤
  • 下一篇:燕照王求士
  • 【推荐文章】

  • 长安雪下望月记

    【原文】 长安雪下望月记 舒元舆 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

  • 梁彦光

    【原文】 梁彦光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昕亲曰:此儿有...

  • 梅花岭记

    【原文】 梅花岭记 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

  • 叹牛

    【原文】 叹牛 刘禹锡 刘子行其野,有叟牵跛牛于蹊。 偶问焉:何形之瑰欤?何足之病欤...

  •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

    【原文】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时方以传注记...

  •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

  • 【最新文章】

  • 长安雪下望月记
  • 与于襄阳书①
  • 与元九书(节选)
  •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
  • 卫灵公昼寝而起,志气益衰,使人驰召勇士公孙
  •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
  • 卫绾
  • 醒心亭记
  • 虚实篇孙子
  •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
  • 送徐无党南归序
  • 送薛存义序
  • 送杨少尹序
  • 赡思,字得之,其先大食国人。赡思生九岁,日
  •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