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姚僧垣传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448  浏览:

【原文】
    姚僧垣传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时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还,具说其状,并记增损时候。梁武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吴?”
    后为太祖征。
    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可救。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其家忻然,请受方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建德四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睑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次又治目,目疾便愈。末乃治足,足疾亦瘳。比至华州,帝已痊复。宣政元年,高祖行幸云阳,遂寝疾。乃诏僧垣赴行在所。内史柳昂私问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如何?”对曰:“天子上应天心,或当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寻而帝崩。
    宣帝初在东宫,常苦心痛。乃令僧垣治之,其疾即愈。帝甚悦。及即位,恩礼弥隆。常从容谓僧垣曰:“常闻先帝呼公为姚公,有之乎?”对曰:“臣曲荷殊私,实如圣旨。”帝曰:“此是尚齿之辞,非为贵爵之号。朕当为公建国开家,为子孙永业。”乃封长寿县公,邑一千户。册命之日,又赐以金带及衣服等。
    大象二年,除太医下大夫。帝寻有疾,至于大渐。僧垣宿直侍。帝谓随公曰:“今日性命,唯委此人。”僧垣知帝诊候危殆,必不全济。乃对曰:“臣荷恩既重,思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尽心。”帝颔之。及静帝嗣位,迁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三年卒。时年八十五。
    (节选自《周书·姚僧垣传》)

【问题和参考答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此候疾    候:侍候。
    B.高祖亲戎东讨    戎:统率军队。
    C.至尊贬膳日久    贬:减少。
    D.臣曲荷殊私    私:偏爱
    答案A
    解析候:诊察,诊治
    9.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姚僧垣医术高妙的一组是(    )
    1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
    2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3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
    4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
    5帝甚悦。及即位,恩礼弥隆
    6僧垣知帝诊候危殆,必不全济
    A.135
    B.146
    C.236
    D.245
    答案C
    解析①⑤均为间接表现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僧垣医术高超,为葛修华治疗痼疾时非常细心,全面了解病人的症状,记录病情变化,使得梁武帝赞叹有加。
    B.高祖东征时身患疾病,姚僧垣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详细的治疗方案,然后对症下药,很快把高祖的病全都治好了。
    C.宣帝先前曾患心痛病,经姚僧垣治疗得以痊愈。宣帝非常感激,后来给他赐爵封地,使他拥有子孙相传的基业。
    D.姚僧垣一生侍奉几代帝王,能够做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并且还很谨慎,在宫中应对得体,深得信任,屡屡升迁。
    答案B
    解析“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错误,应为“根据军情需要”
    11.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可救。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
    (2)“臣荷恩既重,思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尽心。”帝颔之。
    答案(1)先前为他治(看)病的各位医生,都断言(说)已经不可救治。僧垣后到,他说:“难治是难治,最终应当不会死。
    (2)“我承受皇恩已经很厚重,想尽全力效劳(心思就在于尽心效力)。只恐怕能力有限(不够)不能及(达
    到),怎敢不尽心而为。”皇帝点头称是。
    【参考译文】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大同九年时兼任殿中医师之职。当时葛修华患病多时,各种医卜星相之术都不能治得好,梁武帝就让姚僧垣去看他。姚僧垣回来后,具体全面地叙述他的症状,并且记录了病情轻重变化的情况。梁武帝感叹说:“僧垣用心仔细严谨,竟然到这种地步,用这样的态度诊治疾病,什么病治不了呢?”
    后来姚僧垣被周太祖征召。
    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突然感染风寒,精神错乱,对任何事情无所知觉。先前为他看病的各位医生都断言已经不可救治。僧垣后到,他说:“难治是难治,最终应当不会死。如果把病单独(专一)交给我治,我将为他治病。”他的家人欣然从命,请他授予治病的处方、办法。僧垣为他调制汤散,治好了他的病。
    建德四年,高祖亲自统帅军队向东讨伐(北齐),到河阴患病。不能说话,眼睑垂下盖住眼睛,又不能向上看;一脚抽缩,不能行走。僧垣认为五脏均病,不可同时治疗。带兵打仗最要紧的事,莫过于语言,于是开方用药,皇帝得以开口说话;然后又治眼睛,眼疾消除;最后治脚,脚也痊愈。等到到了华州,皇帝已恢复健康。宣政元年,高祖出行到达云阳,竟然卧病在床,于是召僧垣赴云阳。内史柳昂私下问:“高祖饭食减少时间长了,脉象怎么样?”僧垣回答:“(高祖)是天子,上承天意,或许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如果凡人百姓那样,无人不死。”不久高祖驾崩。
    宣帝当初在东宫时,长苦于心痛,于是命僧垣予以治疗,其病很快痊愈。为此宣帝非常高兴。等到他即位,对僧垣礼遇更为隆重。曾经很随意地对僧垣说;“曾听先帝称您为姚公,有这事儿吗?”僧垣答:“承蒙君王特别偏爱,但确实如圣上所说。”皇帝说:“此为尊尚老人之称,不是尊贵的爵位封号。我应为您赐爵封地,成为子孙永远相传的基业。”于是封他为长寿县公,封地一千户。下达册封命令之时,又赏赐他金带和衣服等物品。
    大象二年,姚僧垣任太医下大夫。不久皇帝患病,到了病危的程度。姚僧垣夜里也值班侍奉皇帝。宣帝对随公说:“我的生命现在只有委托他。”僧垣知道宣帝病重垂危,不可能完全康复。就回答说:“我承受皇恩已经很厚重,想尽全力效劳。只恐怕能力有限不能及,怎敢不尽心而为。”皇帝点头称是。到静帝即位僧垣升为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朝开皇初年,他进爵为北绛郡公。三年,姚僧垣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契丹
  • 下一篇: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
  • 【推荐文章】

  • 放鹤亭记

    【原文】 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超然台记

    【原文】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

  • 游黄山记

    【原文】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刘行

    【原文】 刘行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

  • 【最新文章】

  • 放鹤亭记
  • 灌夫
  • 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
  •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
  •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擢进士上第,签
  •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政和
  • 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
  •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
  • 贾黄中,字娲民,沧州南皮人。父玭严毅,善教
  •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
  • 包拯,宇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