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悠然亭记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明]归有光  文章ID:30466  浏览:

【原文】
    悠然亭记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②,入闽、越之隩阻③,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④?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⑤,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
    【注】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④礨(lěi)石:大石。⑤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

【问题和参考答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去县三十里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中:中间、里面
    D.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朝:朝廷
    答案C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①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①况见见闻闻者也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①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②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答案D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②所至官,多著声绩。
    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④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
    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答案C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
    答案B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译文:
    (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妨媢者所不容。
    译文:
    (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
    译文:
    答案(1)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
    (2)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
    (3)陶渊明没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
    【参考译文】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然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一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一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
    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草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
  • 下一篇:游东山记
  • 【推荐文章】

  • 陈宠

    【原文】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

  • 刘行

    【原文】 刘行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

  • 报刘一丈书

    【原文】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浣花溪记

    浣花溪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

  • 苏辙传

    【原文】 苏辙传 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

  • 【最新文章】

  • 羊续
  •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
  • 白居易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
  • 娄师德,弱冠进士擢第。上元初,吐蕃强盛,诏
  • 卢承庆
  • 卢钧字子和,系出范阳,徙京兆蓝田。举进士中
  • 龙洞山农叙《西厢》①,末语云:“知者勿谓我
  • 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
  • 龙渊义塾记
  • 陈宠
  • 陈灌
  • 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中明法科。靖康末
  •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
  • 杨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