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
作者:未知 文章ID:30538 浏览:
【原文】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而怡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发、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楮墨,纸和墨,泛指有文字的东西)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间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革,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亲身之椑:贴身之棺。古人的棺椁有好几层),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
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渴葬: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未到葬期提前埋葬叫渴葬)矣。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沉没也。(选自《望溪文集》,有删改)
【问题和参考答案】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闻:被……听到
B.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高:高明
C.顾视从孙某,趣易棺 趣:通“促”,催促
D.疾将革,闻而泣曰 革:危急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党或义而逸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吾以尽吾年耳 敛赀财以送其行
C.定附身衾衣,乃卒 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D.而惧其无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答案C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最能体现白云先生“不立名义”的一项是( )
①独自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
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
③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
④请贰之,弗许
⑤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⑥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答案A
4.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怡以生员的身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长,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在平定毛文龙反叛过程中,有因诱捕巡抚孙元化而殉国的功劳。
B.当时,三楚、吴越的前朝遗老多立名义,只有吴中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以及白云先生等躬身耕种于穷乡僻壤,即使是贤明的士大夫来访,他们也避而不见。
C.白云先生之所以不愿其亲故购买上等木材打造棺材,原因有二:一是他从来都“不立名义”,二是他想到自己的父亲尚且没能用上好棺材,自己用好棺材是对父亲的不敬。
D.白云先生被急急安葬后,关于他的那些书的下落,有不同说法,有人说他的书已随葬,有人说经学著作还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里。后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
答案D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流贼陷京师,遇贼将而怡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
译文:
(2)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沉没也。
译文:
答案(1)流寇攻陷京城,张怡与贼将相遇但他毫不屈服,被用刑具拘禁了起来。贼军将领的同党中有人认为张怡有义气而放走了他。
(2)希望使当地的后辈有所启发,守护珍藏遗书并传布它,不要使它湮灭失传。
译文
张怡,字瑶星,原名鹿征,上元人。父亲张可大,明末任登莱总兵,适逢毛文龙率领士兵反叛,诱捕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死于这件事。事情报到朝廷,张怡以生员的身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长。甲申年,流寇攻陷京城,张怡与贼将相遇但他毫不屈服,被用刑具拘禁了起来。贼军将领的同党中有人认为张怡有义气而放走了他。过了很久,他才回到家乡,在此之前,他的妻子已经死了,他独身寄居在摄山的寺院里,不进城市,乡亲们称他为白云先生。
当时,三楚、吴越的前朝遗老多立名义,以文章经术相互标榜。只有吴中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躬身耕种于穷乡僻壤,即使是贤明的士大夫也不能见上他们一面,但他们还是有文章在世上流传;张先生则亲自砍柴担水,闭口不谈《诗》《书》,学士词人无法索到他的只字片语,各地的显贵往来,每天到摄山,却不知道山中有这么个人。我父亲和余公佩处士,每年按时向白云先生请安问候,进到他的房间,发现书架上有上百卷书,都是他所撰写的阐发儒家经典及论述历史事件的论著,请求抄录副本,他没有同意,并且说:“我著书是为了打发我的年岁而已,已买了两个瓮坛,我死后下棺安葬就将书一并埋掉。”他八十八岁去世。平生的亲戚朋友,都想极力为他购买上等木材打造棺材。在病危时,他听说这事后哭着说:“当年,我父亲在城池被攻破时死去,没有亲属在旁为他收殓,后来虽然改葬,但贴身的棺木不能替换上了。我能忍心这样做吗?”他看着某位从孙,催促他赶紧把棺材换过来,定好附身的孝衣寿被后,他才气绝而死。
当时,我父亲探亲回安徽桐城,返回时,白云先生已经急急安葬了。有人说他的书已随葬,有人说经学著作还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里。乾隆三年,下诏修订《礼仪》《礼记》,访求遗书,他的某一位从孙把书献给了知府,知府令学官组织生员誊写,过了好久都没有誊写完。
白云先生的著作,我十分向往,担心他失传已经好久了。幸亏他的家人主动献了出来,但我始终没有看过一眼。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使当地的后辈有所启发,守护珍藏遗书并传布它,不要使它湮灭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