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种梨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蒲松龄  文章ID:30586  浏览:

【原文】
    种梨
    蒲松龄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肆中拥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渖,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而尽,已,乃以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木,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①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注】①素封: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

【问题和参考答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枝叶扶疏而花,倏而实    实:结果实
    B.乡人亦杂众中,引领注目    领:衣领
    C.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粲然:惊异的样子
    D.乡人愦愦,憨状可掬    愦愦:愤恨的样子
    答案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
    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B.于是掬梨大啖,且尽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吾尝终日而思矣
    D.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答案C
    3.故事很讲究前后照应,下列各组句子不含前后照应的一组是(    )
    A.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
    B.吾特需此核作种俄成树,枝叶扶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C.已,乃以伐树,丁丁良久,乃断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木,即是物也
    D.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答案A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译文:
    (2)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
    译文:
    (3)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译文:
    答案(1)有一个戴着破头巾,穿着旧道袍的道士,在车前乞讨。
    (2)挖了个数寸深的坑,先把梨核放进去,然后又用土盖上,并向街上观众要来热水浇灌。
    (3)他被街上的人们嘲笑,这是有原因的。
    5.故事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乡人形象?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
    答:
    答案塑造了一个毫无同情之心、救助之意而受到惩治的乡人形象。其用意是讽刺一种当时社会存在的吝啬而丧失良知的鄙俗陋习、败行恶德。
    【参考译文】
    有个乡下人推着一车梨到街上卖,因梨的味道香甜,所以他要价很高。这时,有一个戴着破头巾,穿着旧道袍的道士,在车前请乡下人施舍他一个梨。乡下人粗野地呵斥他,他却并不走,乡下人更为恼火,大声责骂他。道士说:“你这一车梨有好几百个,我只是请你施舍一个给我,这对于你也不算什么大的损失,你不给倒也算了,何必发这么大的脾气?”旁边围观的人也劝乡下人挑个最差的梨给道士,打发他走算了,而乡下人却坚决不肯。
    酒店里一个伙计见外面吵闹得不可收拾,于是自己出钱买了个梨,送给道士。道士向他表示感谢。然后又对围观者说:“出家人不知道吝惜是什么。我有很好吃的梨,拿出来请大家一同品尝。”有人说:“你既然有好梨,为何不自己吃呢?”道士说:“我需要这个梨核作树种。”于是他捧住梨猛吃,将梨核放在手上,解开肩上破土的工具,挖了个数寸深的坑,先把梨核放进去,然后又用土盖上,并向观众要开水浇灌。喜欢凑热闹的人赶忙向路边小店要了一碗开水,道士接过来浇在坑里。在众人的注视下,梨树的嫩芽出土了,渐渐长大。忽然间便长成了树,树叶茂盛,一会儿就开了花,又一会儿便结了梨,个大芳香,压弯了每个树枝。道士就从树上摘下梨送给观众,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摘完了梨。梨赠完后,道士就用长刀砍梨树,砍了很久,才把梨树砍倒,然后把还长着叶子的树杆扛在肩膀上,非常从容地走了。
    当道士开始变戏法时,乡下人也夹杂在人群里面,伸长脖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竟忘记卖梨的事。当道士走远后,他才回头看车子,发现满车子的梨都没有了。乡下人这时才醒悟过来,刚才道士分给大家的梨原来都是自己的梨。他又仔细检查车子,发现有个车把不见了,是刚刚砍断的。他十分愤怒,急忙去追道士。转过墙角,只见被砍断的车把被丢弃在墙脚下,才知刚才砍的梨树本来是自己的车。而道士早已不知去向了。满街的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异史氏说:“乡下人那副昏乱糊涂的模样,十分痴傻,他被人讥笑,是有原因的。我每每见到一些乡中没有爵位的富有人家,当良朋至亲有所求时,就表现出十分愤怒的样子,而且计算着说:“这是可用数天的物资了。”有人劝富有人家救济有危难的人,或施舍饭食给孤独无依的人,他们就愤怒计算着说:“这可足够十人五人的食用了。”甚至父子兄弟间,极少的金钱也斤斤计较。但当他们不节制地赌博时,就散尽家财也不吝啬;自己大祸临头,就会用尽家财赎命。好像这类事情的例子,正是说之不尽。相对而言,愚蠢的乡下人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
  • 下一篇: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