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酌古论》序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623  浏览:

【原文】
    《酌古论》序
    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吾鄙人也,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
    【注】①铅椠:指写文章。②较然:明显。?

【问题和参考答案】
    22.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    】。
    答案才智所在,一焉而已
    解析要知道与“文武之道一也”相呼应的语句,首先应该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即学文和习武的道理是一样的,理解了这一句话的意思,相呼应的语句就很容易找出。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
    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答案B
    解析A项“只有一条”错误,文中的“文武之道一也”中的“一”是一样、一致的意思。C项明显错误。由“吾鄙人也……又非所长”,可知D项是错误的。
    24.“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    】。?
    答案(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强调了“酌古”(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论证的气势。
    解析从句子表面形式来判断,排比手法的修辞不难判定,而排比手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气势,加强语气,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分析就会得出结论。
    25.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1)?
    (2)
    答案(1)(史书中)所记载的英雄缺乏才智的事例
    (2)英雄具备才智但前人未能分辨明白的事例
    解析文中提到的“故能于前使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等语句可以得出合理的答案。
    26.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
    答:
    答案是为了探究、参酌历代治国用兵的成败得失,为后人提供借鉴。
    解析从文章最后一句,可知作者的写作目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拙效传
  • 下一篇:春,正月,丙辰,魏高宗还平城,起太华殿。是时,给事中郭善明
  • 【推荐文章】

  • 苏武

    【原文】 苏武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最新文章】

  •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
  •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
  •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
  •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
  •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
  • 豫让
  • 豫让论
  •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
  •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
  • 徐九思
  •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
  •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蔷夫,得休
  • 知化
  • 指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