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尊贤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0637  浏览:

【原文】
    尊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问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渡过
    C.盛德之士,乱世所疏    疏:上疏弹劾
    D.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    贱:轻视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如果能够尊贤而下士,君主就能够树立功名、成就霸业;反之,如果任用奸邪小人,就可能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管仲;弦章也认为,如果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赵简主的亲信反对重用他;而赵简王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而子路却对此心存疑惑,在孔子的启发下,才明白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4分)
    (2)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2分)
    (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而己而雠之。(4分)

【参考答案】
    8.C(疏:疏远)
    9.A(③是表明只有桓公才能赏识重用管仲。没有阐明尊贤可以兴国;④只是描写简丰的行为:⑥是一种疑问。没有表明观点)
    10.B(“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一句理解有误。弦章的意思是说:只要齐景公圣明,能发现和重用人才,那么每一个大臣都可以成为管仲一样的人才)
    11.①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荣耀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才。谦虚地埘待士人。②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③贤能的人知道他不任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渡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圜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采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犬。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扬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为其遭遇)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表示对他的尊重欢迎)。眉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芙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因而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于路说:。晋圆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醉书斋记
  • 下一篇: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