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作者:毛泽东 文章ID:17886 浏览:
七绝
1917年夏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
竹杖草履谒学尊(萧)。
途见白云如晶海(萧),
沾衣晨露浸饿身(毛)。
【注释】
之:动词,“到”的意思。名郡:有名的地方,此为敬词。谒:拜见。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与同学兼友人萧瑜的又一首联句。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经过,萧瑜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一书中作了描述。
1917年暑假,诗人和萧瑜从长沙出发,徒步游历了湖南宁乡、益阳、沅江等地。他们未带分文,以“游学”的方法,解决旅途中的食、宿等问题。在前往宁乡的路上,他们了解到附近住着-位姓刘的老乡绅,是前清的翰林,便决定去拜访他。萧瑜说:“润之,刘先生今天就是我们要去见的主人了!……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写首诗给他,用象征的语言表示我们拜访他的目的。”毛泽东十分赞同,于是二人便联句作此诗,前去拜访刘先生。70多岁的刘老翰林看他们的诗写得好,书法也挺不错,不但款待了他们,还赠送他们10枚铜元。
【赏析】
这首联句诗直率中又略带含蓄。可以说是一首语言朴素,通俗易懂的古体诗。
第一句,诗人就点明了他们翻山涉水来到了这个有名的县城。之,到达。第二句接着提出既然是“名郡”,名郡多藏龙卧虎,我们“竹杖草履”之辈,应当拜谒“学尊”。第三句是赞美“学尊”刘老乡绅“途见白云如晶海”(途中所见的天上白云如水晶般纯洁的大海),比喻刘老先生的品格纯净高洁如白云,如晶海,令人仰慕。刘老先生如此高洁,前去拜谒,当然合情合理。末句“战衣晨露浸饿身”具体写出了拜访者的形象,既含有“化缘”之意,也含有二人不辞辛劳向贤者求教,以增长见识的虔诚之意,读来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