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作者:毛泽东 文章ID:17876 浏览:
五言排律·晚霭峰间起
1914年
晚霭峰间起(萧),
归人江上行(萧)。
云流千里远(萧),
人对一帆轻(毛)。
落日荒林暗(毛),
寒钟古寺生(萧)。
深林归倦鸟(萧),
高阁倚佳人(毛)。
(下佚)
【注释】
晚霭:傍晚山地升起的云气。
【写作背景】
毛泽东青年时代喜欢经常与友人一起游览山河、游泳、论诗文,有时还联句作诗。此诗是一首联句诗,是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与友人萧瑜于湘江畔合诵而成,后因无记载而成残篇。
关于这位友人萧瑜,《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著)中有毛泽东本人对他的回忆,摘录于下:
“第二年夏天,我开始在湖南徒步旅行,游历了五个县。一个名叫萧瑜的友人与我同行。我们走遍了这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给我们吃的,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都受到款待和欢迎。和我一同旅行的萧瑜这个家伙,后来在南京易培基手下当国民党的官。易培基原来是湖南师范的校长,后来成了南京的大官,他给萧瑜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管理的职位。萧瑜盗卖了博物院里一些最珍贵的文物,于1934年卷款潜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黄昏时湘江畔的风景。其构思新颖,人景交融,读来令人倍感轻松。
首句写暮色中的雾霭从群峰之间飘起来,回家的人们在江上驾着小船飞快地前行。这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静中有动,有物有人,独具一格。三、四句写:云霞漂流向千里之外,而观景者对着的却是江上的一帆轻舟。同样风景如画、动人,而空间更广阔了,且与前两句相照应,读来真有景物如画之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对一帆轻”,将诗人自己也置于画中,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思绪如何,这里给读者留下一个玩味的空间。下面四句,同样形象具体,有景有情,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