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韶山
作者:毛泽东 文章ID:17945 浏览:
七律·到韶山
1959年6月
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韶山:地名,诗人的故乡,在湖南省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处。群山环抱,林木葱茏。西南有韶峰,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别梦:指别离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依稀:隐隐约约,不很清晰。咒:咒骂、诅咒、痛恨,这里是恨的意思。逝川:流逝的河水,比喻逝去的岁月,化用“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的典故。故园:故乡,即韶山。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戟:古代的一种长兵器,可作刺杀用。黑手:指代表反革命黑暗势力的魔掌,比喻反动派。霸主鞭:鞭: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指蒋介石反动派镇压人民的反动武装。为有:因为有。多:增加、增强。敢教:能使,稻菽:泛指农作物。菽:豆类的总称。英雄:指新中国的农民。下夕烟:下:收工。夕烟:指傍晚时的薄雾和炊烟。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毛泽东1959年6月下旬回到韶山期间。1925年,毛泽东曾在韶山发动农民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用大刀、长矛、标枪,推翻了地主的统治,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毛泽东为了答复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和国民党右派对农民运动的责难,又回到韶山考察农民运动,随后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时,农民运动在湖南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三个月后,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者。5月21日,湖南军阀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在长沙袭击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革命团体,对革命群众大开杀戒,短短二十多天,长沙及附近各县被杀的共产党员和群众,竟达一万余人。农民自卫军虽英勇抵抗,但均以失败告终。三十二年后,毛泽东重返故里,看到了当时人民公社的好景象,新旧两个时代不同,使他感慨万千。这首诗便是对于三十二年来的斗争和胜利的概括。
【赏析】
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感情丰富、深沉、复杂,既抒写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又抒发了对旧时代的痛恨之情。“梦”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咒”表现对旧时代的刻骨仇恨,爱恨交织,如三十二年悠悠岁月,似潺潺奔流的河水”,一去不复返。一个“前”字,将诗人的思绪引领到三十二年前的峥嵘岁月。
颔联:“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这是诗人对三十二年前韶山农民运动的回顾。农民们手拿长矛、标枪,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但由于革命力量的薄弱,反动势力的强大,农民运动惨遭镇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淹没在一片血泊之中。诗人用“红旗”象征革命力量,象征共产党,用“黑手”象征反革命的罪恶之手、血腥之手,形象地概括了当年发生在韶山乃至整个中国大地上农民运动与反动势力针锋相对的斗争情景。
颈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因为有牺牲,更增强了革命者的凌云壮志,激发了更多的仁人志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正是这种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使中国人民迎来了光辉灿烂的新中国。
尾联:“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描绘了三十二年后诗人重返故园,看见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豆肥稻香,麦浪滚滚,夕阳薄雾,炊烟袅袅,在这诗情画意的图画中,劳动的人们正成群结队地荷锄而归。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景致是对“日月换新天”的呼应与进一步发挥。一个“喜”字,表达了诗人满腔喜悦之情,并与“咒”字形成了鲜明的感情对比。
全诗容量丰富,三十二年的历史浓缩于诗中。从三十二年前的农民革命运动到新中国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农村,诗人的情感由对故乡的怀念,转到对反动派的仇恨、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再转到对新社会的赞美,在情感起伏之中,将不同时期的不同画面,自然的连缀为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展现出来,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