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

发布时间:2016年4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531  浏览:

【原文】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①,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节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注】①藩镇:指总领一方的军府。

【问题和参考答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暴:突然?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    谨:严格?
    D.而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追问?
    答案    C?
    解析    C.“谨”有两个义项,一为“谨慎、小心”,二为“严格”。从文意可知,应解释为“谨慎、小心”。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荣“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
    A.天子宁有种邪?
    重荣箕踞慢骂
    B.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屈中国以尊夷狄
    C.重荣诱之入塞
    而充无厌之欲
    D.重荣怒,执拽剌
    此晋万世耻也
    答案    B?
    解析    A.“重荣箕踞慢骂”是重荣对契丹使者的态度,不是对高祖的态度;C.“重荣诱之入塞”是写重荣对契丹的吐浑白氏的引诱,非“怀异志”;D.“重荣怒,执拽剌”,是写重荣与契丹的冲突,非“怀异志”。用排除法可知答案。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追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辱骂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的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举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答案    B?
    解析    B.高祖“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错。从“姑息重荣不能诘”可知。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译文:
    (2)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译文:?
    答案    (1)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2)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解析    文言翻译应对句中的词语、文言句式提出更高要求。第(1)句中“遗”是“送给”的意思。“以……为”理解为“把……作为”。第(2)句中“利”是意动用法,“认为……有利”的意思。“幸”为“庆幸”。“期”为“希望、期望”。“敝”是“受损”的意思。
    【参考译文】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重荣有力气,擅长骑马射箭,任振武巡边指挥使一职。他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他的下属不能欺骗他。有一对夫妇(到安重荣这里)控告他们的儿子不孝顺。重荣拔出剑给父亲,让他自己杀死儿子,父亲流泪说:“(我)不忍心啊!”母亲在旁边诟骂,夺过父亲手里的剑追赶着儿子(要杀掉他)。重荣一问,原来是(孩子的)继母,重荣厉声呵责母亲,将她斥退。重荣出身军中士兵,突然财多位尊。重荣见晋高祖从藩侯得到天下,曾经对人说:“天子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兵强马壮者(都)可做天子!”重荣虽然怀有二心,但没有时机起事。这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十分骄横,高祖侍奉他更加恭敬。重荣对此十分气愤,认为高祖的做法是“降低中原大国的身份而尊崇夷狄,使已经困顿的百姓更加困顿,来填充自己永不满足的欲望,这是晋万代的耻辱。”屡次以此非议讥讽高祖。契丹使者来往经过镇州,重荣坐姿傲慢,极力轻慢侮辱对方,不以礼对待他们,有时甚至抓捕杀死他们。当时吐浑白氏隶属契丹,苦于契丹残暴统治,安重荣诱使他们进入塞内。契丹多次派遣使者责问高祖,并要求放还被(安重荣)抓捕的契丹使者。高祖对契丹使者十分恭谨,愈受责备态度愈加恭敬,多说好话以求解脱,却纵容重荣,对他对待契丹使者的行为不加追问。天福六年夏天,契丹使者拽剌路过镇州,安重荣冒犯侮辱他,拽剌出言不逊,重荣大怒,抓捕了他;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高祖担心这件事,为此驾临邺地,告知重荣说:“前代与契丹和亲,都是为天下考虑,现在我凭这么大的天下对契丹称臣,你凭一个小小的镇州与其对抗,大小不一样,不要自取其辱!”重荣认为晋不会拿他怎么样,于是决定反叛。重荣虽然(先)与契丹有约,暗中却派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结盟。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想趁机窥视中原,因此不加怒于重荣。这年冬天,安从进在襄阳起兵反叛,重荣听说就跟着反叛。这年,镇州遭遇旱灾、蝗灾,重荣聚集几万饥民,驱赶他们向邺地进发,声称要入朝见皇帝。晋高祖派杜重威阻击他,双方交战中,安重荣的部将赵彦之与安重荣有嫌怨,临阵倒戈投奔晋军。重荣听说赵彦之投降晋军,非常惊惧,率领几百名吐浑骑兵驻守牙城,重威派人抓住了重荣,杀死重荣把首级献给高祖,高祖登楼接交首级,并漆其首级后送给契丹。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哀穆先生文并序
  • 下一篇:白居易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