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陈轸

发布时间:2016年5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587  浏览: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里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与张仪不善。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曰:“奈何?”曰:“田需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见”,愿谒行于王。’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车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闻之犬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其事,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苜。轸遂至秦。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
    A.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    恶;厌恶
    B.不出闾巷而售者    售:买入
    C.吾请令公厌事可乎    厌事:担任很多的事
    D.行道之士尽知之矣    行道:推祟道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
    B.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
    C.犀首者,魏之阴晋人也,与张仪【不善】
    D.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见】”
    3.下列各项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B.犀首见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
    C.愿谒行于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吾为事来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4.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陈轸游说才能的一项是(    )
    ①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
    ②“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
    ③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
    ④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⑤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⑥“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陈轸面对秦王的质问,肯定张仪的看法,是以退为进,体现了游说之士的权谋机变。
    B.陈轸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取譬设喻,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
    C.陈轸、张仪、犀首都是能够倾邦覆国的说客,相互之间争宠妒能,挑起了许多纷争。
    D.经过陈轸的精心策划,使本无所事事的犀首一时垄断了燕、赵、齐三国的相国事务。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
    (2)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参考答案】
    1.C(A:“恶”应为“讲人坏话”或“中伤”;B:“售”应为“卖出”;D:“行道”应为“过路的人”。)
    2.D(A:“贵重”古义是“受到尊重和被重用”;B:“以为”是“以之为”;C:“不善”古义是“不与……交好”。
    3.A(B:“他”;“我”C:“到”;“在”D:“因为”;“替”)
    4.B
    5.C(犀首并非说客,他与陈轸之间也无纷争。)
    6.①(我)有忠心尚且被抛弃,我不到楚国又投奔(到)哪里呢?
    (抓住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两个句式特点,动词“之”的翻译,)
    ②楚国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到)秦国。
    (抓住宾语前置句,转折连词“而”的用法,两个“使”的不同意义)
    【参考译文】
    陈轸,是个游说的辩士。跟张仪一起侍奉秦惠王,都受到敬重,因而互争宠幸。张仪在秦王面前诋毁陈轸说:“陈轸用丰厚的礼物屡次来往
    于秦国和楚国之间,本该为国家的外交事务出力。现在楚国对秦国不友好而对陈轸很好的原因,就在于陈轸为自己打算多而替大王着想少。况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到楚国去,大王为什么不随他的便呢?”秦惠王对陈轸说:“我听说您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有这回事吗?”陈轸说:“有。”秦惠王说:“张仪的话果然可信了!”陈轸说:“不仅张仪知道这回事,而且路过的人都知道这回事。从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天下的君主便都争着要他做臣子;曾参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便都希望要他做儿子。所以被贩卖的奴仆、侍妾,不出里巷就卖掉了的,是好奴仆、好侍妾;被遗弃的妇女能嫁在本乡本土的,是好妇女。如果陈轸不忠于他的君主,楚国又凭什么认为陈轸是忠臣呢?忠于国君还要被摈弃,我陈轸不到楚国去到哪里去呢?”秦惠王认为陈轸的话是对的,就友好地对侍他。
    陈轸在秦国逗留了一年,秦惠王终于让张仪做宰相,而陈轸就投到楚国。楚国没有重用他,却派遣陈轸出使秦国。陈轸经过魏国,想要会见犀首,犀首谢绝不见。陈轸说:“我有事而来,您不愿见我,我就要走了,不能等到另一日。”犀首只好见了他。陈轸说:“您为什么喜欢喝酒呢?”犀首说:“没有事情。”陈轸说:“我请您多做事可以吗?”犀首说:“怎么办?”陈轸说:“田需(魏相)约定诸侯合纵相亲,楚王疑心他,不相信。您对魏王说:‘我跟燕、赵两国的国王有交情,他们多次派人来说:“您没有事为什么咱们不彼此见见面?”希望拜见大王以后能让我成行。’魏王即使允许您前去,也请您不要多用车辆,只用三十辆车,可以摆在庭院里,公开说要到燕国和赵国。”燕国和赵国的宾客听到了消息,驱车回国告诉他们的国君,派人迎接犀首。楚王听到这件事以后非常愤怒,说:“田需跟我约定,而犀首前往燕国和赵国,这是骗我。”楚王发怒,不听信田需合纵的事。齐国听说犀首到北方去,便派人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他。犀首终于成行,齐、燕、赵三国宰相职任的事务都由犀首决断。陈轸这才到秦国去。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陈驭虚墓志铭
  • 下一篇: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