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每穿

发布时间:2016年5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648  浏览:

【原文】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每穿窬为盗。与辅公祏(shí)为刎颈之交。公祏姑家以牧羊为业,【公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郡县捕之急,伏威与公祏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时年十六。
    时下邳有苗海潮,亦聚众为盗,伏威使公祏谓曰:“【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若公能为主,吾当敬从,自揆不堪,可来听命,不则一战以决雄雌。”海潮惧,即以其众归于伏威。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率兵讨之,伏威与战,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迫其步骑陷于大泽,火至皆烧死。有海陵贼帅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伏威令公祏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破阵大悦,引伏威入幕,尽集其酋帅纵酒高会。伏威于坐斩破阵而并其众。由此兵威稍盛,复屠安宜。
    宇文化及之反也,署为历阳太守,伏威不受。又移居丹阳,进用人士,大修器械,薄赋敛,除殉葬法,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太宗之围王世充,遣使招之,伏威请降。封吴王,赐姓李氏。
    武德四年,遣其将军王雄诞讨李子通于杭州,擒之以献。又破汪华于歙州,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南接于岭,东至于海。寻闻太宗平刘黑闼,进攻徐圆朗,伏威惧而来朝,拜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留于京师,礼之甚厚,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以宠异之。辅公祏之反也,诈称伏威之令,以绐其众,高祖遣赵郡王孝恭讨之。时伏威在长安暴卒。及公祏平,孝恭收得公祏反辞,不晓其诈,遽以奏闻,乃除伏威名,籍没其妻子。贞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赦之,复其官爵,葬以公礼。

【问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揆不堪,可来听命    揆:估计、揣度
    B.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    奔北:逃向北方
    C、进用人士,大修器械    进用:提拔、任用
    D.诈称伏威之令,以绐其众    绐:蒙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即以其众归【于】伏威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辅公祏【之】反也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D.复其官爵,葬【以】公礼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6.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杜伏威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分)
    ①伏威与公祏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
    ②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
    ③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
    ④伏威令公祏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
    ⑤由此兵威稍盛,复屠安宜
    ⑥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辅公祏在杜伏威落拓时接济他,后来又成为杜军事上的得力助手,但他最终的谋反却给杜伏威一家带来灾祸。
    B.杜伏威利用海陵贼帅赵破阵的狂妄自大,在酒席上斩杀了他,由此使得自己的军队逐渐强盛起来。
    C.杜伏威率部转移到丹阳后,提拔任用有名望的人,大力修整器械,减轻赋税,废除殉葬法,显示了自己的治理才能。
    D.杜伏威归降太宗后,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优厚礼遇,但后来受到朝廷猜忌,最终被高祖赐死。
    8.翻译下列句子。(9分)
    ①公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3分)
    ②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3分)
    ③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3分)

【参考答案】
    4.B(败逃)
    5.B(A项均为介词,前者表引出动作、行为对象,后者表被动。B项均为代词,“那些”。C项前者为主谓间结构助词,后者为助词“的”。D项均为介词,前者为“拿、用”,后者为“因为”)
    6.B(①交待杜伏威和辅公祏逃亡做强盗的经过⑤主要反映杜伏威的残暴⑥反映杜伏威从严治军的做法)
    7.D(“受猜忌”“被赐死”原文无此意)
    8.(10分)①辅公祏多次偷羊来送给他,辅公祏的姑母心生怨恨,于是告发了他们偷盗的事。(3分。“攘、憾、”二处各1分)
    ②现在我们共同遭受隋朝暴政之苦,各自为正义起兵,力量分散,势力薄弱,经常担心被抓。(3分。“苦    见”各1分,语句通顺1分)
    ③听说杜伏威的兵士少就轻视他,就派使者召唤杜伏威,要求与(他)合并兵力。(3分。“轻、使”各1分,补出省略的“他”1分)
    附录:文言文翻译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年轻时放荡不羁,也不经营谋生之业,家庭贫困不能养活自己,经常穿壁翻墙偷东西。与辅公祏是生死之交。辅公祏的姑姑家以牧羊为业,公祏多次偷羊来送给杜伏威,公祏的姑姑心有怨恨,于是告发了他们偷盗的事情。郡县紧急追捕他们,杜伏威与辅公祏于是一起逃命,聚集了一帮人组成强盗集团,他当时年仅十六岁。
    当时下邳有个叫苗海潮的,也聚集了不少人做强盗,杜伏威派辅公祏对他们说:“现在我们共同遭受隋朝暴政之苦,各自为正义而起兵,力量分散势力薄弱,经常担心被抓获,为什么不联合起来使力量变得强大些呢,就不会担心隋军来制约我们了。如果你能够做首领,我定当恭敬地跟随您,如果你估量自己不能胜任,可以前来听从我的指挥,不然的话,我们就打一仗来一决高低。”苗海潮害怕了,立即率领他的同伙归附了杜伏威。江都留守派遣校尉宋颢率军讨伐杜伏威,杜伏威和他作战,假装败逃,将宋颢的军队引入芦苇丛中,然后从风向的上方纵火,迫使宋颢的步兵骑兵都陷在沼泽里,火势蔓延开把他们都烧死了。海陵贼帅赵破阵,听说杜伏威的士兵少就轻视他,派遣使者召唤他,要求和他合并兵力。杜伏威命令辅公祏整肃军队屯驻赵营外以防事态变化,亲自带领十个将士带着牛肉和酒进去拜见。赵破阵非常高兴,拉着杜伏威进入营帐内,把所有的头目召集到一块,举行盛大宴会并尽情痛饮。杜伏威在席上斩杀了赵破阵,然后兼并了他的同伙。从此,杜伏威军队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不久又屠安宜城。
    宇文化及谋反时,委任杜伏威为历阳太守,杜伏威没有接受。后来又率部转移到丹阳,提拔任用有名望有能力的人,大力修整器械,减轻赋税,废除殉葬法,那些犯了盗窃的人以及贪污的官员,无论轻重都杀掉。唐太宗围攻王世充时,派使者招抚他,杜伏威请求投降,封吴王,赐姓李氏。
    武德四年,杜伏威派遣他的将军王雄诞在杭州讨伐李子通,捉拿后将李子通献给了太宗。后来又在歙州击败汪华,完全占有江东、淮南的地区,在南与五岭相连,向东直到东海。不久听说太宗平定了刘黑闼,进攻了徐圆朗,杜伏威害怕于是前来朝拜,被授予太子太保,仍然兼任行台尚书令。留在京师,朝廷对他以礼相待十分优厚,地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以表示对他的宠爱不同于众人。辅公祏谋反,假称是杜伏威的命令,来哄骗杜的士兵,高祖派遣赵郡王孝恭讨伐他。这时杜伏威在长安生急病死了。等到辅公祏被平定,孝恭得到辅公祏造反的言词,不知道这是假的,立刻把事情奏禀皇帝,于是废除杜伏威的名号,罚没他的家产和家小。贞观元年,太宗知道了他是冤枉的,于是赦免了他,恢复他的官爵,按国公的礼仪予以安葬。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少为诸生,举孝廉。汉安元年,以乔
  • 下一篇:杜如晦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