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1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29739  浏览:

【原文】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日,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遂去之。?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①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遂请护粮,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属,故无收其尸者;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节选自《三十国春秋》)
    【注】①武皇帝:宋武帝刘裕。

【问题和参考答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    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    趋:快走?
    答案C?
    解析“伺”是多音多义字,此处为sì,意为“窥视”。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
    ①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②事平,以功让道济
    ③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④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⑤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⑥遂请护粮,乃免?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答案D?
    解析句①重点说的是薛彤,与题意无关;句②表现的是高进之不贪功的高尚品质,也与题意不合;句③说的是高进之的手工技巧,并非善于计谋。因此凡含有句①②③的项都不合题意要求,排除A、B、C三项,故答案为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之事的特长,被刘牢之任命为行军司马。?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答案A?
    解析A.解说与原文意思不合,从文中可知应是“谒刘牢之将军”。“谒”是“拜见”,而A项则说“投奔”。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译文:
    (2)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译文: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译文:
    答案(1)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2)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3)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参考译文】
    高进之,是沛国人。他父亲高瓒,勇敢有拳术,曾经为一友人送葬,在回来的途中,友人的妻子被地方宦官掠夺,高瓒为救她,杀了七个人,而友人的妻子还是自刎身亡了,于是他逃命游走江湖。在高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刘氏去世了,他将其后事打理好后,奔走四方,寻找父亲却没有结果,于是拜访征北将军刘牢之。刘牢之高兴地接见了他,进之进入幕帐,牢之邀请他为贵宾,让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席间他大口饮酒大口吃肉,使全座人都震惊了。牢之对客人行拱手礼,问他的特长,进之说:“擅长计算,谋划计策。”牢之询问部下屯兵割粮的数量情况,进之掐指一算,结果没有差错,他便被任命为行军司马。停留五天,进之说:“刘公为人猜疑而又下不了狠心,多怨怒又喜好背叛,不离开,一定活不到明天了。”进之离开他了。?
    高进之和下沛的薛彤做好友,由于薛彤结交檀道济。三个人,志同道合,发誓同生共死。他跟着道济征讨桓玄,在奔牛塘打败桓兵,事情平定后,他把功劳让给了道济。等到围剿广固时,进之制作作战的武器非常精巧,等到事情平息后,被授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人谋划废立一事,招道济共谋,道济与进之商量此事,进之说:“你想成为霍光吗?想成为曹操吗?成为霍光,那么就废;成为曹操,那么便不废。”进之这时按住腰间的刀守候观察道济,如有不同想法,就杀了他,道济快走几步,双膝跪下,叩头说:“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果有二心,便马上杀了我。”于是与进之商议,他不会做军队首领,也不会去阻拦。等到谢晦造反,兵器精锐,道济十分担忧这件事,进之假装写道济书信给谢晦,与道济逃走,谢晦很高兴,没有设防备,令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进之于是从小道进入江陵,宣扬说:“桓在江州率重兵在江中打败了谢晦,并且斩了他的头来示众。”因而,谢晦的同党们听说后都纷纷解散,部下关闭门不接受他们。待这件事平息后,进之升职为司马参军。?
    后来到了彦之讨伐魏国时,知道进之的大名,请求进之和他一起,进之告诉侍从说:“到了彦公那里,一定会败,我这么说就会扰乱军心,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有灾难。”于是请求护运粮草,才能脱身。道济晚年害怕祸端,他的夫人刘氏派一婢女询问缘由,进之说:“道家戎马战功很多,灾祸是无法避免的,不过,司空功名盖世,如果死得其所,也没有什么遗憾。”夫人听完进之的话很伤心,道济对此产生怀疑。逃跑途中被捉。道济目光像火,把头巾仍在地上说:“我不为国效忠了!”薛彤说:“身经百战,死已经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进之掀了掀胡子,笑着说:“世代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我因忠心为君主而死。这是大宋的光荣。”跪在地上等待行刑,神色不变。进之没有家眷亲属,因此没有人来为他收尸;薛彤死后,他的儿子将他的尸骨埋葬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
  • 下一篇: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
  •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

  • 【最新文章】

  • 余玠
  •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 虞荔字山披,会稽余姚人也。荔幼聪敏,有志操
  • 吴山图记
  •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
  • 吴世忠,字懋贞,金溪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兵
  •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尝与庞涓俱学
  • 孙子吴起列传
  • 陈平却谗
  •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
  •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
  •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