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2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31日
作者:韩愈  文章ID:29762  浏览:

【原文】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
    韩愈
    太学博士顿丘①李于,余兄孙女婿也。年四十八,长庆三年正月五日卒,其月二十六日,穿其妻墓而合葬之,在某县某地。子三人,皆幼。
    初,于以进士为鄂岳从事,遇方士柳泌,从受药法,服之,往往下血。比四年,病益急,乃死。其法:以铅满一鼎按中为空实以水银盖封四际烧为丹型砂云。
    余不知服食②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在文书所记及耳闻相传者不说,今直取目见亲与之游而以药败者六七公,以为世诫:
    工部尚书归登、殿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逊弟刑部侍郎建、襄阳节度使工部尚书孟简、东川节度御史大夫卢坦、金吾将军李道古,此其人皆有名位,世所共识。工部既食水银得病,自说:若有烧铁杖自颠贯其下者,摧而为火,射窍节以出。狂痛号呼乞绝,其茵席常得水银,发且止,唾血十数年以毙。殿中疽发其背死。刑部且死,谓余曰:“我为药误。”其季建一旦无病死。襄阳黜为吉州司马,余自袁州还京师,襄阳乘舸,邀我于萧洲,屏人曰:“我得秘药,不可独不死,今遗子一器,可用枣肉为丸服之。”别一年而病,其家人至,讯之,曰:“前所服药误,方且下之,下则平矣。”病二岁竟卒。卢大夫死时,溺出血肉,痛不可忍,乞死乃死。金吾以柳泌得罪,食泌药,五十死海上。此可以为诫者也。蕲不死,乃速得死,谓之智,可不可也?
    五谷三牲,盐醯果蔬,人所常御。人相厚勉,必曰:“强食。”今惑者皆日:“五谷令人夭,不能无食,常务减节。”盐醯以济百味,豚、鱼、鸡三者,古以养老,反曰:“是皆杀人,不可食。”一筵之馔,禁忌十常不食二三。不信常道,而务鬼怪,临死乃悔。后之好者,又曰:“彼死者皆不得其道也,我则不然。”始病,曰:“药动故病,病去药行,乃不死矣。”及且死,又悔。呜呼!可哀也已,可哀也已!
    【注】①顿丘:今河北清丰县。②服食:道家养生法。此指服食丹药(金丹,即水银的氧化物)。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比四年,病益急,乃死    比:等到,到了
    B.今直取目见亲与之游而以药败者六七公    游:游玩,游览
    C.我得秘药,不可独不死,今遗子一器    遗:遗失,遗留
    D.人相厚勉,必曰:“强食。”    勉:勉强,强迫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服食”的惨状的一组是
    ①服之,往往下血
    ②若有烧铁杖自颠贯其下者,摧而为火,射窍节以出
    ③狂痛号呼乞绝
    ④可用枣肉为丸服之
    ⑤溺出血肉,痛不可忍
    ⑥彼死者皆不得其道也,我则不然。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志铭要叙述死者的生平事略,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而本文写李于生平的文字不多且没有赞扬之语;而是借墓志针砭时弊,抨击误人性命的服食。
    B.本文不是简单反对服食,而是描述了服食者疼痛不堪、哀求速死的惨状,这样更能警醒迷信服食者以及准备服食者。
    C.第四段写了七个有名位的人服食后的情况来警诫世人,但并未平均用力,归登、李虚中、孟简是详写,其余是略写,从而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D.服食者认为“五谷三牲”对人体不利,应少吃或不吃。有人虽见前人服食而亡,却认为自己服食会成功,临死时又后悔。真是糊涂啊!
    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以铅满一鼎按中为空实以水银盖封四际烧为丹砂云。
    (2)翻译:(8分)
    ①刑部且死,谓余曰:“我为药误。”其季建一旦无病死。(4分)
    译文:
    ②曰:“前所服药误,方且下之,下则平矣。”病二岁竟卒。(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A
    2.B
    3.C
    4.(1)以铅满一鼎/按中为空/实以水银/盖封四际/烧为丹砂云。
    (2)①刑部尚书李逊临死前(或:将要死时)对我说:“我被金丹药误了。”他的弟弟李建有一天无病暴死。
    ②来人说:“前段时间服食的金丹药出错(误事)了,正在(用别的办法)使它排泄出体外,排泄出去病就好了。”孟简病了两年最终也死了。
    【解析】
    1.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B项:“游”,交往,交际。C项:“遗”,给予,赠送。D项:“勉”,劝勉。
    2.考查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④是服食的方法。⑥是准备服食者的心理。
    3.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观点。①写“李虚中”只有一句“殿中疽发其背死”,是略写。②“使文章更有说服力”的是举例,而与详略结合没有多大关系。
    4.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的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项基本功,可以以虚词为标识,也可以实词断句,如“一鼎”、“水银”等。
    (2)①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要坚持“三原则”(信、达、雅)、“六方法”(留、扩、拆、增、删、调),力求做到“字字落实,忠于原意”。注意“且”、“为”、“其季”几个词。
    ②注意“方”、“且”、“下”、“平”、“竟”几个字的翻译。
    【参考译文】
    太学博士顿丘人李于,是我哥哥的孙女婿。享年四十八岁,长庆三年正月五日逝世,同月二十六日,打开他妻子的坟墓合葬在一起,墓在某县某处。李于有三个儿子,都很小。
    当初,李于凭进士的资历任鄂岳观察使幕中的助理官,遇到道士柳泌,跟从他学习炼丹和服食的方法。他服了金丹后,常常便血。等到第四年,病加重而死。炼丹的方法是:在容器中装满铅块,捶压铅块的当中部分使它凹陷,(在凹处)用水银填满,加上盖并密封四周,然后升火炼成丹砂。
    我不知道服食之说从什么时候开始,误人致死的事例数都数不过来,可是世人向往推崇炼丹、提倡服食之风愈甚,这是人们糊涂啊!在文章、书上记载的和耳闻口传的暂不说,现在只举我亲眼看到的、亲自和他们交往的六七位名人因服金丹而丧生的事例来告诚世人:
    工部尚书归登、殿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李逊的弟弟刑部侍郎李建、襄阳节度使工部尚书孟简、东川节度御史大夫卢坦、金吾将军李道古,这些人都有名望和官位,是世人都认识的。工部尚书归登服水银得病后,他自己说,好像有根烧红的铁杖从头顶直往下插,铁杖断折,火焰从身上所有孔穴和关节迸出来。他痛得快要发疯了,嚎叫着乞求早点死。他躺卧的褥子和席子上常发现水银。他的病时发时止,咯血十几年而死。殿中御史李虚史(服了金丹),背上长恶疮死去。刑部尚书李逊临死前对我说:“我被金丹药误了。”他的弟弟李健有一天无病暴死。襄阳节度使工部尚书孟简被贬为吉州司马。我从袁州回京都,他乘船来邀请我到一个僻静的江心小岛上,遣走身边的人,对我说:“我弄到一种秘方制成的药,我不能独自服用而长生不老,现在送给您一盒,您可以用枣肉襄成药丸服下去。”分手一年后,他生病了,他家里有人来,我问孟简的病因,来人说:“前段时间服食的金丹药丸出错(误事)了,正在(用别的办法)使它排泄出体外,排泄出去病就好了。”孟简病了两年最终也死了。御史大夫卢坦死时,小便带血,痛得受不了,乞求快点死,然后死去。金吾将军李道古因向唐宪宗推荐柳泌的药而得罪贬官,他自己也吃柳泌的金丹,五十岁时死在循州海边,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告诫的。祈求长生不老,却加速了死亡。说这种做法是聪明的,行不行呢?
    五谷牛猪羊,盐醋果品蔬菜,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人们互相殷勤劝勉时,必定说:“努力加餐。”如今有些糊涂人都在说:“五谷让人短命,但又不能不吃,只好务求减少。”盐醋用来调和味道,猪鱼鸡三样东西,古人用来养老,现在有人却说:“这些都是会杀死人的,不可以吃。”一场宴会上的食物,由于禁忌,十种往往不吃的就有二三种。他们不相信日常生活的道理,却追求鬼怪之说,临死才后悔。后来的求长生的人又说:“那些服食金丹而死的人都不得法,我却不是那样。”这些人开始生病时,仍然说:“药力发作所以生病,病过,药力奏效,才可长生不死。”到快要死了,又像前人那样后悔。唉!可哀伤啊!可哀伤啊!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钴鉧潭西小丘记
  • 下一篇:顾宪之
  • 【推荐文章】

  • 朱穆传

    【原文】 朱穆传 朱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

  • 传是楼记

    【原文】 传是楼记 〔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

  • 邓芝

    【原文】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

  • 杜预

    【原文】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

  • 古砚说

    【原文】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

  • 李姬传

    【原文】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

  • 【最新文章】

  • 游庐山记
  • 游盘山记
  • 游三游洞记
  •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
  • 张释之
  •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
  • 送胡叔才序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 送石处士①序
  •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
  • 李斯
  • 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
  •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
  •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方明随伯父吴兴太守邈在
  • 辛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