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
作者:未知 文章ID:29826 浏览:
【原文】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
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举规上计掾。
其年冬,征还拜议郎。论功当封。而中常侍徐璜、左悺欲从求货,数遣宾客就问功状,规终不答。璜等愤怒,陷以前事,下之于吏。官属欲赋敛请谢,规誓而不听,遂以余寇不绝,坐系廷尉,论输左校①。诸公及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诣阙讼之。会赦,归家。
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及奂迁大司农,规复代为度辽将军。
规为人多意算,自以连在大位,欲退身避第,数上病,不见听。会友人上郡大守王旻丧还,规缟素越界,到下亭迎之。因令客密告并州刺史胡芳,言规擅远军营,公违禁宪,当急举奏。芳曰:“威明欲避第仕途,故激发我耳。吾当为朝廷爱才,何能申此子计邪!”遂无所问。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见染逮。规自以西州豪杰,耻不得与②。乃先自上曰:“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时人以为规贤。(节选自《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
[注]①左校:汉代劳工营的名称。②与:这里指被牵连。
【问题】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 寇:贼寇
B.坐系廷尉,论输左校 论:判决
C.宜正元帅,以从众望 从:顺从
D.欲退身避第,数上病,不见听 数:屡次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皇甫规荐贤让贤的一组是( )(3分)
①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
②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
③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
④愿乞冗官,以为奂副
⑤规缟素越界,到下亭迎之
⑥因令客密告并州刺史胡芳,言规擅远军营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3分)
译:
(2)璜等愤怒,陷以前事,下之于吏。(4分)
译:
(3)天下名贤多见染逮。(2分)
译:
【参考答案】
2.(3分)A(侵犯)
3.(3分)C(①⑤⑥与“荐贤让贤”无关)
4.(9分)
(1)(3分)郡守知道皇甫规有用兵的谋略,就任命他担任功曹。(大意正确、语句通顺2分,“乃”译对得1分)
(2)(4分)徐璜等人愤怒,就拿以前的事来诬陷他,把他交给法官审讯。(大意正确、语句通顺2分,倒装句式译对得1分,“下……吏”译对得1分)
(3)(2分)天下著名贤士大多被牵连。(大意正确、语句通顺1分,被动句式译对得1分)
【参考译文】
(一)
皇甫规,字威明,是安定郡朝那县人。他的祖父皇甫棱做过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曾任扶风郡都尉。
顺帝永和六年,西羌大举侵犯三辅,包围了安定城,征西将军马贤统率各郡兵力攻打羌人,但是没有取胜。皇甫规这时虽然身为平民,但发现马贤对这次战争轻视不忧,判断他必然要失败,就给朝廷上书陈述了马贤的情况和自己的看法。不久马贤果然被西羌打得大败。郡守知道皇甫规有用兵的谋略,就任命他担任功曹,派他率领八百武装的兵士,同羌人交战,杀死几个敌人,贼寇于是退却了。接着举荐皇甫规担任计掾的职务。
这一年冬天,皇甫规被征召回京城担任议郎。按照他的功劳应该封侯。但是中常侍徐璜、左倌想从他那里得到贿赂,多次派宾客前去询问功劳情况,皇甫规始终没有搭理他们。徐璜等人愤怒,就拿以前的事(收买羌人的事)来诬陷他,把他交给法官审讯。皇甫规的部下想要补送钱财求情谢罪,皇甫规发誓不按他们的主意办,于是被廷尉用残余贼寇没能肃清的罪名拘捕了,判决到左校服苦役。三公以及太学生张凤等三百多人前往宫门为他申辩。恰逢大赦,被释放回家。
皇甫规被征任为度辽将军,他到军营几个月后,给皇帝上书,推荐职位低于自己的中郎将张奂来代替他。在推荐书中说:“我听说一个人没有一定不变的习惯,政治也有治有乱;士兵没有强弱之分,但将帅有才与不才之分。我看到中郎将张奂这个人非同一般,他政治上的才干和军事上的的谋略都是优秀的,适宜来担当正帅,以顺从众人的愿望。朝廷如果还认为我适宜充任军事的职务,我希望求得一个冗官,来做张奂的副手。”朝廷听从了这个意见,以张奂代替他为度辽将军,皇甫规做使匈奴中郎将。等到张奂升任大司农,皇甫规再接替他担任度辽将军。
皇甫规为人深谋远虑,自己觉得长期身居高位应有所节制,因此打算退身,辞官还乡,便屡次上书称病要求离任,但没有被准许。一次,恰逢朋友上郡太守王曼奔丧回来,皇甫规便穿白带孝,越过限界,到下亭迎接他。趁此机会,他叫一位客人去秘密报告并州刺史胡芳,说皇甫规擅自远离军营,公然违犯朝廷禁令,应当赶快劾奏。胡芳听后说:“威明一心想着躲开官场归家居闲,所以用这个来激发我罢了。我应当为朝廷爱才,哪能让此君的计策实现呢!”就没有当回事去过问。到后来党锢事件大规模发生,天下著名贤士大多被牵连。皇甫规自己认为是西州的豪杰,把自己没有被捕看作是耻辱。于是自己上书说:“我以前推荐过前任大司农张奂,这就是阿附乱党,并且我当年被判刑到左校服苦役时,太学生张凤等人上书为我辩护,这就是被乱党阿附了。我应该被判罪。”朝廷知道后没有问罪,当时的人认为皇甫规贤能。